[實用新型]一種電池包殼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65652.2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575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孫永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路偉廷;羅滿 |
| 地址: | 110179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部橫梁 電池包殼體 下殼體 本實用新型 側面碰撞試驗 安裝空間 振動試驗 安裝腔 下翻邊 側板連接 底板連接 電池模組 開口向下 上下方向 左右兩側 上殼體 蓋合 受限 下端 整車 侵入 側面 延伸 | ||
1.一種電池包殼體,包括相互蓋合的下殼體(1)和上殼體,所述下殼體(1)設有用于安裝電池模組的安裝腔(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安裝腔(11)內的中部橫梁(2),所述中部橫梁(2)為開口向下的U型梁,所述中部橫梁(2)的下端兩側設有下翻邊(21),所述下翻邊(21)與所述下殼體(1)的底板(12)連接;所述中部橫梁(2)由左至右延伸,并以其左右兩端與所述下殼體(1)左右兩側的側板(13)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橫梁(2)的左右兩端設有端部連接梁(4),所述端部連接梁(4)的內端與所述中部橫梁(2)搭接焊連,外端設有與所述側板(13)貼合焊連的側翻邊(4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連接梁(4)為開口向下的U型梁,以便與所述中部橫梁(2)在整個U型的圍繞方向搭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連接梁(4)的下端兩側設有與所述下翻邊(21)搭接的下端翻邊(42),所述下翻邊(21)、所述下端翻邊(42)和所述底板(12)采用三層點焊連接。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于所述側板(13)外側的側防撞梁(3),所述側翻邊(41)的上部和所述側板(13)、所述側防撞梁(3)采用三層點焊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側防撞梁(3)包括相互焊接的內板(31)和外板(32),所述側防撞梁(3)以所述內板(31)與所述側板(13)和所述側翻邊(41)的上部采用三層點焊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板(31)和所述外板(32)均呈橫向開口的U型,所述外板(32)以其開口端與所述內板(31)的兩側壁搭接焊連;所述內板(31)的開口端以其上端向上翻折形成與所述側板(13)的外面貼合的上翻邊(311),以便與所述側板(13)和所述側翻邊(41)的上部進行三層點焊連接,所述內板(31)的開口端以其下端向內延伸形成與所述底板(12)搭接焊連的搭接邊(312)。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板(31)和所述外板(32)之間設有第一加強件(33);和/或,所述內板(31)與所述側板(13)之間設有第二加強件(34)。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于所述下殼體(1)的后端的后端梁(5);所述后端梁(5)的左右兩側分別與各自同側的所述側防撞梁(3)的后端連接,以連接形成圍繞于所述下殼體(1)外周的邊梁體。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橫梁(2)的上端面設有安裝件(6),所述安裝件(6)向上伸出所述上殼體而與電動汽車的車體縱梁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軟睿馳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6565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