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魚巢砌塊及生態護岸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64761.2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316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湯亦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湯亦平;褚嘉斐 |
| 主分類號: | A01K61/73 | 分類號: | A01K61/73;A01G9/02;E02B3/14 |
| 代理公司: | 嘉興海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章松偉 |
| 地址: | 314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部 魚巢 砌塊 內凹部 護岸 生態護岸 循環生態系統 本實用新型 混凝土砌塊 上下貫通 挺水植物 左右側面 側頂部 可隱藏 淺水區 主入口 硬質 共生 連通 動植物 河道 種植 生態 | ||
1.一種魚巢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后部、位于前部和后部之間的左右兩部分以及由前后左右四部分圍成的上下貫通的魚巢孔(10),前部設有臨水端(11),后部設有擋土端(12),前部比后部窄,左右兩部分均設有內凹部(13)以及將內凹部(13)與魚巢孔(10)連通的通道(14),前部的左右側面與對應內凹部(1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巢砌塊,其特征在于,前部的左右側面均為第一豎直面(25)且沿前后方向相互平行,后部的左右側面均為第二豎直面(26)且呈八字形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巢砌塊,其特征在于,前部設有將臨水端(11)外側與魚巢孔(10)連通的第一槽(1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魚巢砌塊,其特征在于,后部設有將擋土端(12)外側與魚巢孔(10)連通的第二槽(16),第二槽(16)的槽底低于第一槽(15),第二槽(16)的寬度大于第一槽(15)的寬度,第一槽(15)位于前部的中部,第二槽(16)位于后部的中部,第一槽(15)、第二槽(16)相互對準且第一槽(15)和第二槽(16)的長度方向均為前后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魚巢砌塊,其特征在于,前部的上下面均設有所述的第一槽(15),上下第一槽(15)的軸線位于同一豎直面內。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巢砌塊,其特征在于,左右兩部分的上下面均設有所述的通道(14),上面的兩個通道(14)的軸線為同軸線且軸線沿左右方向設置,下面的兩個通道(14)的軸線為同軸線且軸線沿左右方向設置,上下通道(14)的軸線位于同一豎直面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魚巢砌塊,其特征在于,前部設有橫截面為矩形波形的凹凸面;后部設有兩個左右分布的梅花形錨固孔(17),梅花形錨固孔(17)的軸線沿上下方向設置。
8.采用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魚巢砌塊所構建的生態護岸,包括沿上下方向堆疊的多層砌塊層,上下相鄰砌塊層之間錯位設置,其特征在于,各砌塊層均包括多個魚巢砌塊,多個魚巢砌塊沿護岸長度方向依序分布;在同一個砌塊層中,相鄰魚巢砌塊之間形成與外界水體連通的空間(18),該空間(18)由相鄰魚巢砌塊的兩前部相對的側面、兩個相對的內凹部(13)、兩后部相對的側面圍成,兩前部相對的側面在臨水側形成的開口為出入口(19)。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態護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蓋板層,蓋板層包括沿護岸長度方向依序分布的多個蓋板(20),蓋板(20)包括設于左右側的弧形凹口(21)、設于中部的第一通孔(22),相鄰蓋板(20)的弧形凹口(21)拼成一個第二通孔(23),該第二通孔(23)位于對應魚巢砌塊的魚巢孔(10)上方,第一通孔(22)位于對應空間(18)的兩個相對的內凹部(13)之間區域的上方。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態護岸,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鄰砌塊層之間的通道(14)上下拼成軸向為左右方向的通道孔(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湯亦平;褚嘉斐,未經湯亦平;褚嘉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6476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蛭生態養殖系統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魚類工廠化苗種培育的自動馴料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