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采油管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63524.4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685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彭永洪;楊向同;白曉飛;孟祥娟;陳德飛;曹獻平;任利華;秦漢;盧培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7/00 | 分類號: | E21B17/00;E21B43/00;E21B43/12;E21B34/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黃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第二油道 第一油道 陶瓷泵筒 下端 采油管柱 抽油桿 調節腔 頂桿 油道 油管 柱塞 本實用新型 液體轉換閥 機械采油 套管 滑套 酸壓 上下移動 自噴采油 上端 帶動柱 封隔器 移動 自噴 連通 堵住 轉換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采油管柱,包括套管、設置在套管內的油管以及封隔器,油管內設有抽油桿,油管上還設有陶瓷泵筒,抽油桿的下端連接有柱塞,柱塞的下端連接有頂桿,柱塞和頂桿可在陶瓷泵筒內移動,陶瓷泵筒的下端連接液體轉換閥,液體轉換閥內設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調節腔,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下端與第三油道連通,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上端連接調節腔,調節腔內設有滑套;抽油桿可以帶動柱塞在陶瓷泵筒內上下移動,從而使頂桿推動滑套移動,以封堵住第一油道或第二油道,從而實現酸壓自噴和機械采油之間的油道轉換,使得本實用新型的采油管柱能夠同時適用于酸壓自噴采油和機械采油。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開采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油管柱。
背景技術
油井在完井、測試后投入生產,按油流舉升出井的方式不同可以分為自噴采油法和機械采油法兩種方法。自噴采油法就是依靠油層自然能量的采油方法,具體為:油層的能量把油從油層驅至井底,并從井底把油舉出井口;能夠實現自噴采油的油井稱為自噴井。機械采油指的是對于不能自噴的油井,依靠人工從地面向井內補充能量,從而將原油舉升到地面的采油方法。由于油井內的能量有限,自噴井在生產一段時間后其油層的能量將不足以支撐自噴開采,此時需要采用機械采油的方法對油井內的油進行開采。
現有技術中在自噴采油前常使用酸化壓裂的方法以改善地層流體向井筒中流動的能力。自噴采油時需要利用自噴管柱進行,自噴管柱包括設置在套管內的油管以及設置在油管上的封隔器。當自噴完成后進行機械采油前需要將自噴管柱從油井內取出,更換為機械采油的管柱,然后才能進行機械采油。
現有技術中的采油管柱僅能夠滿足自噴采油或者機械采油,而更換管柱時人員勞動強度大,由此造成生產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下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油管柱,本實用新型的采油管柱能夠同時適用于自噴采油和機械采油,省去了更換作業管柱的步驟,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采油管柱,包括設置在套管內的油管以及設置在所述油管上的封隔器,所述套管與所述油管之間形成油套環空,所述油管內設有抽油桿,所述油管上還設有陶瓷泵筒,所述陶瓷泵筒位于所述封隔器的上方,所述抽油桿的上端固定在油井的井口處,所述抽油桿的下端連接有柱塞,所述柱塞的下端連接有頂桿,所述柱塞和頂桿可在陶瓷泵筒內移動,所述陶瓷泵筒的下端連接液體轉換閥,所述液體轉換閥內設有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調節腔,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油道連通,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的上端連接所述調節腔,所述調節腔內設有滑套;所述抽油桿可以帶動所述柱塞在所述陶瓷泵筒內上下移動,從而使所述頂桿推動所述滑套移動,以封堵住所述第一油道或第二油道。
具體地,在酸壓自噴采油的狀態下,所述柱塞帶動所述頂桿移動至所述陶瓷泵筒的上端,此時所述滑套位于所述調節腔的上端且將所述第一油道封堵住,酸壓液體經油管、陶瓷泵筒、液體轉換閥的第二油道、第二油道與第三油道之間的間隙進入地層以改善地層的導流能力;當油液自噴時油液經液體轉換閥的第二油道與第三油道之間的間隙、第二油道、陶瓷泵筒和油管噴至地表,以完成自噴采油。
在機械采油時,所述柱塞帶動所述頂桿下行,將所述滑套頂至所述調節腔的下端,使所述第二油道封堵,機械采油時油液經液體轉換閥的第三油道、第一油道、陶瓷泵筒和油管流動至地表,以完成機械采油。
如上所述的采油管柱,優選地,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與所述調節腔的連接位置位于不同高度。
如上所述的采油管柱,優選地,所述液體轉換閥呈圓柱狀,所述第三油道與所述液體轉換閥同軸設置,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油道的兩側。
如上所述的采油管柱,優選地,所述第三油道內設有凡爾球和凡爾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635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反扭角的動力鉆具密封傳動軸
- 下一篇:連接裝置和連接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