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煤礦井下注熱增透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63404.4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68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謝雄剛;張波;韋善陽;黃曉可;劉洋成;趙先偉;李維翔;王潞歐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4 | 分類號: | 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吳無懼 |
| 地址: | 550025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汽加壓裝置 蒸汽發生器 煤礦井下 輸水管道 增透結構 出氣端 本實用新型 煤層透氣性 單一煤層 輸氣管道 水力壓裂 增透效果 保護層 加熱孔 進水端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礦井下注熱增透結構,它包括輸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輸水管道(1)與蒸汽發生器(2)的進水端連接;蒸汽發生器(2)的出氣端通過輸氣管道(3)與蒸汽加壓裝置(4)連接;蒸汽加壓裝置(4)出氣端通過管道與加熱孔(5)連接;解決了現有技術增加煤層透氣性采用保護層開采不能針對單一煤層,CO2致裂存在實施成本高;水力壓裂存在污染環境,而且增透效果不好等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礦瓦斯抽采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煤礦井下注熱增透結構。
背景技術
我國煤礦高瓦斯和突出礦井占比超過60%,容易引發瓦斯事故,對高瓦斯和突出礦井要采取瓦斯抽采措施,但目前較多煤礦面臨煤層透氣性系數較低,抽采效果不佳的問題;鑒于此,增加煤層透氣性對瓦斯抽采具有有益效果,目前常用的增加煤層透氣性的措施有保護層開采、水力壓裂、CO2致裂等,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保護層開采不能針對單一煤層, CO2致裂存在實施成本高;水力壓裂存在污染環境,而且增透效果不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煤礦井下注熱增透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增加煤層透氣性采用保護層開采不能針對單一煤層, CO2致裂存在實施成本高;水力壓裂存在污染環境,而且增透效果不好等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
一種煤礦井下注熱增透結構,它包括輸水管道,輸水管道與蒸汽發生器的進水端連接;蒸汽發生器的出氣端通過輸氣管道與蒸汽加壓裝置連接;蒸汽加壓裝置出氣端通過管道與加熱孔連接。
加熱孔布置在瓦斯抽采孔邊上,且與瓦斯抽采孔平行布置。
蒸汽加壓裝置加壓后的蒸汽壓力在5-10兆帕。
蒸汽加壓裝置出氣端的管道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分支管,每個分支管伸入到每個加熱孔底端。
加熱孔直徑在3-5厘米;加熱孔孔口通過密封裝置密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向煤層中注入高溫水蒸氣加熱煤層,增加煤層透氣性,提高瓦斯抽采率,將高濃度瓦斯加以利用,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經濟性;本實用新型通過升高溫度增加煤層透氣性系數,可以適用于各種煤層結構,而且裝置簡單,成本低廉;不存在任何的污染,解決了現有技術增加煤層透氣性采用保護層開采不能針對單一煤層, CO2致裂存在實施成本高;水力壓裂存在污染環境,而且增透效果不好等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煤礦井下注熱增透結構,它包括輸水管道1,輸水管道1與蒸汽發生器2的進水端連接;蒸汽發生器2的出氣端通過輸氣管道3與蒸汽加壓裝置4連接;蒸汽加壓裝置4出氣端通過管道與加熱孔5連接。
加熱孔5布置在瓦斯抽采孔7邊上,且與瓦斯抽采孔7平行布置。
蒸汽加壓裝置4加壓后的蒸氣壓力在5-10兆帕。
蒸汽加壓裝置4出氣端的管道上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分支管,每個分支管伸入到每個加熱孔5底端。
加熱孔5直徑在3-5厘米;加熱孔孔口通過密封裝置密封;密封裝置可采用密封墊、水泥封孔等方式。確保高溫水蒸氣不會從孔口泄漏,確保高溫水蒸氣沿煤層裂隙進入煤顆粒,使加熱效果更好。
本實用新型的輸水管道1和蒸汽加壓裝置4出氣端的管道布置在工作面兩側;蒸汽發生器2布置在采空區與工作面之間,以節約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634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