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鋼管腳手架扣件抗滑性能試驗用的固定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60471.0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666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曾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筑之杰建筑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0 | 分類號: | G01N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徐旭棟 |
| 地址: | 10001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平鋼管 豎直鋼管 鋼管腳手架扣件 抗滑性能試驗 底板 固定架 支撐件 技術方案要點 本實用新型 垂直固定 抗滑檢測 抗滑性能 施加壓力 壓力裝置 腳手架 檢測 扣件 壓持 支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管腳手架扣件抗滑性能試驗用的固定架,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其用于對腳手架上的水平鋼管進行支撐,從而對水平鋼管與豎直鋼管之間連接的扣件進行抗滑檢測,包括底板;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能夠支撐水平鋼管;壓力裝置對所述豎直鋼管施加壓力進行檢測。將水平鋼管進行固定,對豎直鋼管進行壓持,使得抗滑性能檢測較為準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架,特別涉及一種鋼管腳手架扣件抗滑性能試驗用的固定架。
背景技術
在工程建設中,扣件腳手架在使用時,是將水平鋼管與豎直鋼管通過使用扣件連接起來,為了提高安全性能,在扣件使用之前,需要根據GB15831-2006鋼管腳手架扣件規范對扣件進行抗滑性能試驗,檢測其是否合格。
現有的可參考的公告號為CN201615837U的中國專利文件,其公開了一種用于檢測鋼管腳手架扣件抗滑、抗破壞性能的檢測裝置,其技術要點是:所述測試裝置包括與壓力裝置固定的上壓板、下壓板,所述上壓板上固定連接有壓馬,該壓馬與上壓板之間設置有壓座,所述下壓板上固定有底座,底座上垂直固定有中柱,所述中柱上配設有第一鋼管,所述壓馬下側水平設置有第二鋼管,該第二鋼管通過扣件與第一鋼管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鋼管上設置有位移傳感器。
檢測時,將第一鋼管(即豎直鋼管)固定在中柱上,對第二鋼管(即水平鋼管)施加壓力,進行測量扣件的抗滑性能,這種方式雖然也能夠測量,但是,在測量過程中,對第二方管施加壓力時,容易于第一鋼管兩側不對稱,從而,在檢測過程中,第二鋼管對扣件施加的力傾斜,使得扣件與第一鋼管之間的力除去摩擦力外還受到徑向的剪切力,固在檢測過程中,實驗數據不準確,先提供一種鋼管腳手架扣件抗滑性能試驗用的固定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鋼管腳手架扣件抗滑性能試驗用的固定架,將水平鋼管進行固定,對豎直鋼管進行壓持,使得抗滑性能檢測較為準確。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鋼管腳手架扣件抗滑性能試驗用的固定架, 對腳手架上的水平鋼管進行支撐,從而對水平鋼管與豎直鋼管之間連接的扣件進行抗滑檢測,包括底板;支撐件,所述支撐件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能夠支撐水平鋼管;壓力裝置對所述豎直鋼管施加壓力進行檢測。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支撐件,在使用時,將水平鋼管限位固定,對豎直鋼管進行壓持,進行檢測,僅對豎直鋼管進行壓持,使得實驗較為準確。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件包括兩塊相互平行的支撐板一,且所述支撐板一高度相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兩個支撐板一,在進行檢測時,可以將水平鋼管固定在支撐板一上進行檢測。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板一上開設有對水平鋼管進行限位使其固定在支撐板一上的限位槽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限位槽,對水平鋼管進行限位,在進行試驗過程中,水平鋼管較為穩定,同時,方便取放,試驗進行較為便捷。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槽一呈半圓弧狀。
進一步的,兩塊所述支撐板一之間固定設置有平行于底板的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上且于兩支撐板一中間處開設有供豎直鋼管插接的限位孔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限位孔一,在進行試驗時,豎直鋼管插接在限位孔內,使得豎直鋼管保持在豎直位置,試驗時較為快捷方便。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設置有垂直于所述限位板的加強板一,所述加強板一垂直于所述支撐板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的加強板一,可以對支撐板一進行加固。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孔一于加強板一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筑之杰建筑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筑之杰建筑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604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