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于使用的探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56798.0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162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袁紹生;諸家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錫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3/18 | 分類號: | G01N23/18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顧吉云 |
| 地址: | 2141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架 探傷裝置 縱向滾輪 操作臺 橫向滾輪 活塞缸 被檢測工件 本實用新型 電控連接 檢測位置 同一直線 支架連接 控制器 活塞桿 射線機 滾輪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使用的探傷裝置,其能對被檢測工件的檢測位置進行精確控制。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便于使用的探傷裝置,其包括操作臺,所述操作臺上同一直線上安裝有兩個支架,所述兩個支架上分別安裝有兩個縱向滾輪,同一支架上兩個滾輪的間隔小于工件直徑,所述兩個支架之間安裝有γ射線機,所述同一支架上的兩個縱向滾輪之間安裝有橫向滾輪,所述操作臺通過活塞缸以及活塞桿分別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活塞缸、所述縱向滾輪以及所述橫向滾輪分別與控制器電控連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件探傷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便于使用的探傷裝置。
背景技術
探傷檢測的方法包括X光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滲透探傷、渦流探傷、γ射線探傷、螢光探傷、著色探傷等,其中γ射線探傷通過γ射線機發射γ射線穿透需要檢測的工件進行檢測,傳統探傷裝置不能對被檢測工件的被檢測部位進行精確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便于使用的探傷裝置,其能對被檢測工件的檢測位置進行精確控制。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便于使用的探傷裝置,其包括操作臺,所述操作臺上同一直線上安裝有兩個支架,所述兩個支架上分別安裝有兩個縱向滾輪,同一支架上兩個滾輪的間隔小于工件直徑,所述兩個支架之間安裝有γ射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支架上的兩個縱向滾輪之間安裝有橫向滾輪,所述操作臺通過活塞缸以及活塞桿分別與所述支架連接,所述活塞缸、所述縱向滾輪以及所述橫向滾輪分別與控制器電控連接。
采用了這樣的結構后,在進行工件探傷時,可以通過控制器控制縱向滾輪使工件轉動,通過橫向滾輪控制工件軸向移動,通過控制活塞缸改變工件高度,從而實現對工件的檢測位置的精確控制,操作人員只要通過控制器即可對工件位置進行控制安全性好,而且在探傷時能同時對兩件工件進行探傷,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便于使用的探傷裝置,其包括操作臺1,操作臺1同一直線上安裝有支架2和支架3,支架2上安裝有縱向滾輪4和縱向滾輪5,支架3上安裝有縱向滾輪6和縱向滾輪7,同一支架上兩個滾輪的間隔小于工件直徑,支架2和支架3之間安裝有γ射線機8,縱向滾輪4和縱向滾輪5之間以及縱向滾輪6和縱向滾輪7之間分別安裝有橫向滾輪9和橫向滾輪10,橫向滾輪9和橫向滾輪10分別與工件底部接觸,橫向滾輪9、橫向滾輪10數量大于等于一個并列安裝于工件軸線上,操作臺1通過活塞缸11、活塞缸12以及活塞桿與支架2連接,操作臺1通過活塞缸13、活塞缸14以及活塞桿與支架3連接,活塞缸11、活塞缸12、活塞缸13、活塞缸14、縱向滾輪4、縱向滾輪5、縱向滾輪6、縱向滾輪7、橫向滾輪9、橫向滾輪10分別與控制器電控連接。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技術的人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錫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錫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567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