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55859.1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849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黃曉燕;周玉福;葛夢柯;邱本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8/18 | 分類號: | A61B18/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230026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軸電纜 微波消融針 水冷微波消融針 無磁性金屬 磁兼容 外導體 氧化鋯 中空的 針管 核磁共振成像 本實用新型 圖像分辨率 電離輻射 加熱過程 絕緣介質 微波腫瘤 無磁材料 內導體 體內部 消融術 針尖 槽口 針桿 針體 成功率 成像 尾巴 余熱 安全 | ||
1.一種磁兼容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化鋯針管(1),所述氧化鋯針管包括針尖以及中空的針體;
同軸電纜(2),所述同軸電纜(2)包括內導體、絕緣介質和外導體,所述同軸電纜(2)的前端的內導體和外導體相連且設置在所述中空的針體內部,所述同軸電纜的表面自所述同軸電纜的前端沿其軸線方向開設有8~10個與所述絕緣介質相通的、等間距分布的環形槽口;
設置于所述中空的針體內部,且套設于同軸電纜(2)的外導體表面的無磁性金屬環(3),所述無磁性金屬環(3)設置在最遠離同軸電纜(2)前端的槽口的一側并緊貼所述最遠離同軸電纜(2)前端的槽口;在所述中空的針體內,所述無磁性金屬環(3)至所述針尖末端的空間為密閉空間,所述無磁性金屬環(3)的內徑大于所述同軸電纜(2)外徑,所述無磁性金屬環(3)的外徑小于所述中空的針體的內徑,所述無磁性金屬環(3)的寬度為一個有效波長±5mm,所述有效波長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c為真空中的波速,f為所使用的微波頻率,∈r為波傳輸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
開設于中空針體末端的進水口與出水口;
與所述同軸電纜(2)的尾端相連的射頻同軸連接器(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槽口的寬度相同,所述槽口的寬度為0.1~0.5mm,所述相鄰槽口的間隔為0.5~1mm,所述槽口的深度為所述外導體的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軸電纜(2)前端與所述最靠近所述同軸電纜(2)前端的槽口之間的間隔大于相鄰槽口之間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軸電纜為磁兼容同軸電纜,所述同軸電纜的內導體和外導體為無磁性金屬。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與進水管(4)相連,所述出水口與出水管(5)相連,所述進水管(4)為無磁性材料,所述出水管(5)為無磁性材料,所述射頻同軸連接器(6)為無磁性導電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軸電纜的外徑為0.8mm-2.2mm,所述同軸電纜的長度為135mm-21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尖與所述中空的針體為一體化構造,所述針尖為實心圓錐體,所述圓錐體的高度為3mm-6mm,所述中空的針體的長度為109mm-192mm,所述中空針體的外徑為1.6mm-3.0mm,所述中空針體的內徑為1.0mm-2.6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微波消融針,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氧化鋯針管尾端的針柄(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5585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