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沉降水槽供水系統及氧化鋁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55748.0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748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忠喜;張紅生;汪江波;潘偉;劉全印;余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廣鋁氧化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7/02 | 分類號: | C01F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 地址: | 5500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降水槽 溶出 供水系統 熱水泵 氧化鋁生產系統 熱水槽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連通 本實用新型 工作效率 生產效率 穩定安全 冶金領域 供水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沉降水槽供水系統及氧化鋁生產系統,涉及有色冶金領域。該沉降水槽供水系統包括溶出熱水槽,第一溶出熱水泵,第二溶出熱水泵,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溶出熱水槽通過第一管道分別與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連通,用于向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輸送熱水,第一溶出熱水泵設置于第一管道,溶出熱水槽通過第二管道分別與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連通,用于向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輸送熱水,第二溶出熱水泵設置于第二管道。其能夠保證供水穩定安全,提高沉降水槽供水系統的工作效率。包括上述沉降水槽供水系統的氧化鋁生產系統,其能夠持續穩定的工作,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有色冶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沉降水槽供水系統及氧化鋁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在氧化鋁生產中,鋁礦石溶出和熟料溶出后的溶出漿液,經液固分離后,以鋁礦溶出的溶液,送去分解,熟料溶出的溶液送去脫硅。鋁土礦或熟料溶出之后的殘渣稱赤泥,因其附帶一定數量鋁酸鈉溶液,為回收其中的氧化鋁和氧化鈉,須用熱水洗滌,洗滌液返回使用。為節約用水,提高洗滌效率,均采用多次向流洗滌方式,洗滌次數視附液量大小,濃度,洗水量,洗滌設備種類和洗后赤泥附堿指標而定,一般為3-7次。采用混聯法和串聯法時,鋁礦石溶出后的赤泥,經過洗滌,送熟料燒結系統;采用并聯法和拜耳法時,赤泥大多準存,少量用于生產建筑材料。熟料溶出后的赤泥,或準存,或用以生產赤泥水泥。采用聯合法生產時,拜耳去系統的赤泥分離和洗滌的工藝流程。設備選繹溶出漿液中固體含量小時,分離設備多采用運行費用較低的沉降槽。
赤泥洗滌過程是將赤泥與先液(或洗水)先在混合槽中攪拌均勻,充分洗滌后,再用分離設備將溶液和赤泥分開。但是,目前實際工藝中,存在溶出熱水泵因水量過大,或者管道需要維修等,無法將熱水有效地送達沉降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沉降水槽供水系統,其能夠保證供水穩定安全,提高沉降水槽供水系統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氧化鋁生產系統,其能夠持續穩定的工作,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沉降水槽供水系統,其包括溶出熱水槽,第一溶出熱水泵,第二溶出熱水泵,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溶出熱水槽通過第一管道分別與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連通,用于向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輸送熱水,第一溶出熱水泵設置于第一管道,溶出熱水槽通過第二管道分別與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連通,用于向第一沉降水槽以及第二沉降水槽輸送熱水,第二溶出熱水泵設置于第二管道。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管道包括第一主管,與第一主管連通的第一支管以及與第一主管連通的第二支管,第一主管與溶出熱水槽連通,第一支管與第一沉降水槽連通,第一支管設有第一截止閥,第二支管與第二沉降水槽連通,第二支管設有第二截止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支管設有第一流量計,第二支管設有第二流量計。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二管道包括第二主管,與第二主管連通的第三支管以及與第二主管連通的第四支管,第二主管與溶出熱水槽連通,第三支管與第一沉降水槽連通,第三支管設有第三截止閥,第四支管與第二沉降水槽連通,第二支管設有第四截止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三支管設有第三流量計,第四支管設有第四流量計。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通過第三管道連通,第三管道設有第五截止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管道設有第一止回閥以及第六截止閥,第一止回閥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連接處靠近第一溶出熱水泵的一側,第六截止閥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連接處與遠離第一溶出熱水泵的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廣鋁氧化鋁有限公司,未經貴州廣鋁氧化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557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