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含油污泥處理反應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652212.3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593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董丁;陳凱亮;季凱;張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克拉瑪依市新奧達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 | 分類號: | C02F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chuàng)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楊立;尹偉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溢流腔 混合反應腔 混合反應 緩沖腔 含油污泥 罐體 含油污泥處理 反應裝置 罐體上部 曝氣裝置 溢流口 本實用新型 充分混合 底部開口 反應效率 平齊設置 藥劑攪拌 中心延伸 后向 溢流 體內(nèi) 隔離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含油污泥處理反應裝置,包括罐體和曝氣裝置;所述罐體內(nèi)被隔離形成混合反應緩沖腔、溢流腔和混合反應腔,所述混合反應腔設置在所述罐體的下部并向所述罐體上部的中心延伸,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和溢流腔平齊設置在所述罐體上部且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腔的延伸端的周側;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朝向所述溢流腔開設有用于讓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內(nèi)充滿含油污泥與藥劑后向所述溢流腔溢流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與所述溢流腔相連通;所述溢流腔底部開口且與所述混合反應腔相連通;所述罐體底部設置有使混合反應腔內(nèi)的含油污泥與藥劑攪拌的曝氣裝置。優(yōu)點:結構簡單,反應效率高,有利于含油污泥與藥劑充分混合反應。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處理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油污泥處理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含油污泥處理過程中,需要將藥劑放入混合反應罐與含油污泥進行混合發(fā)生化學反應,使含油污泥中的懸浮微粒聚集變大,形成絮團,從而加快顆粒的聚沉,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這時污泥處理效率不僅與反應罐深度有關,更取決藥劑和顆粒的碰撞速度,現(xiàn)有的混合反應罐大多僅設有絮凝混合反應罐,而缺少混合反應緩沖空間,在處理高濃度含油污泥時,往往不能將其充分混合,導致絮凝不充分,在油田現(xiàn)場很難達標處理含油污泥,滿足污泥達標排放;另外,現(xiàn)有的混合反應罐不能很好地對混合反應中的上層浮油進行收集。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方便對混合反應中的上層浮油進行收集,且有利于含油污泥與藥劑充分混合反應的含油污泥處理反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含油污泥處理反應裝置,包括罐體和曝氣裝置;所述罐體內(nèi)被隔離形成混合反應緩沖腔、溢流腔和混合反應腔,所述混合反應腔設置在所述罐體的下部并向所述罐體上部的中心延伸,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和溢流腔平齊設置在所述罐體上部且設置在所述混合反應腔的延伸端的周側;
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朝向所述溢流腔開設有用于讓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內(nèi)充滿含油污泥與藥劑后向所述溢流腔溢流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與所述溢流腔相連通;所述溢流腔底部開口且與所述混合反應腔相連通;所述罐體底部設置有使混合反應腔內(nèi)的含油污泥與藥劑攪拌的曝氣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罐體內(nèi)設有混合反應緩沖腔,從而使含油污泥與藥劑在進入混合反應腔前進行一次藥劑反應,并使污泥可以和藥劑有一個混合反應緩沖區(qū),然后通過溢流腔使污泥進入混合反應腔,且混合反應腔通過曝氣裝置攪拌,含油污泥在混合反應腔實現(xiàn)充分的混合,提高反應效率;因此,本申請的含油污泥處理反應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且有利于含油污泥與藥劑充分混合反應等優(yōu)點。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罐體的上端開口,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所述溢流腔、所述混合反應腔被隔離層板、兩端開口的中空柱體和多塊隔離板隔離形成;所述隔離層板環(huán)繞設置在所述罐體的周側內(nèi)壁并向所述罐體的中心延伸形成延伸端,所述中空柱體設置在所述隔離層板的延伸端端部并向所述罐體上端延伸;所述中空柱體的內(nèi)側、所述隔離層板的下部和所述罐體的周側內(nèi)壁之間為所述混合反應腔;多塊所述隔離板設置在所述隔離層板上并將所述隔離層板上部、中空柱體的外側和所述罐體的周側內(nèi)壁之間的腔體隔離形成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和溢流腔;便于含油污泥與藥劑充分混合,有利于含油污泥與藥劑順利進入混合反應腔內(nèi)進行攪拌,充分的混合反應。
進一步,所述混合反應緩沖腔被多塊隔板隔離出一架空的浮油收集腔,所述浮油收集腔朝向混合反應緩沖腔開設有用于讓混合反應緩沖腔內(nèi)的浮油溢流進入浮油收集腔內(nèi)的浮油收集口,所述浮油收集口與混合反應緩沖腔上的所述溢流口相平齊設置;所述浮油收集腔底部設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與所述浮油收集腔相連通,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罐體;便于對混合反應中的產(chǎn)生的上層浮油進行收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克拉瑪依市新奧達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克拉瑪依市新奧達石油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522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