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廢舊輪胎制備工業炭黑的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42271.2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836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砝銘;唐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綿陽安立特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1/10 | 分類號: | C10G1/10;C01B32/05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舊輪胎 熱解裝置 粗炭黑 連通 廢氣凈化系統 油氣分離系統 本實用新型 工業炭黑 提純系統 制備 廢氣 油氣 廢氣出口 廢氣進口 分類處理 分類回收 排放標準 油氣出口 油氣進口 熱解 進口 污染 出口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廢舊輪胎制備工業炭黑的設備,包括熱解裝置、油氣分離系統、廢氣凈化系統以及粗炭黑提純系統,所述熱解裝置的油氣出口與油氣分離系統的油氣進口連通,所述熱解裝置的廢氣出口與廢氣凈化系統的廢氣進口連通,所述熱解裝置的粗炭黑出口與粗炭黑提純系統的粗炭黑進口連通。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能夠提升廢舊輪胎的利用價值,同時又對廢舊輪胎熱解產生的廢氣、油氣等實現分類處理,不僅使廢氣達到排放標準,防止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還實現油氣的分類回收,極大地減少資源浪費。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廢舊輪胎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舊輪胎制備工業炭黑的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逐漸成為拉動居民消費的第一引擎,中國正面臨著廢舊輪胎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據相關報道,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汽車年產超千萬輛的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然而,與汽車時代一同到來的,還有堆積如山的廢舊輪胎。在高度工業化的國家中,由于對現代社會的污染問題的認識迅速提高 , 人們的思想意識也逐漸趨向于崇尚自然,所以 , 對于廢舊橡膠輪胎也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本著對廢物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原則,目前世界上對廢舊輪胎的處理利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廢舊輪胎的處理及其回收利用,是世界矚目的難題。隨著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廢舊輪胎對環境污染的問題日趨嚴重,已引起人們關注,廢舊輪胎很難生物降解,可以選擇焚毀或者長期露天堆放,埋在地下會阻礙空氣和水的流動,故不適宜填理處理;在地面上堆積如山,占用大量土地,還會因積水而滋生蚊蟲和病菌,從而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同時又是火災的引發源。因此,如何處理和利用廢舊輪胎,已成為急需解決的環境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廢舊輪胎制備工業炭黑的設備,解決現有的廢舊輪胎處理不當,導致資源浪費,環境遭受污染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廢舊輪胎制備工業炭黑的設備,包括熱解裝置、油氣分離系統、廢氣凈化系統以及粗炭黑提純系統,所述熱解裝置的油氣出口與油氣分離系統的油氣進口連通,所述熱解裝置的廢氣出口與廢氣凈化系統的廢氣進口連通,所述熱解裝置的粗炭黑出料口與粗炭黑提純系統的粗炭黑進料口連通。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油氣分離系統包括沉淀分離裝置、油氣分離裝置以及脫硫裝置,所述沉淀分離裝置的進料口與熱解裝置的油氣出口連通,沉淀分離裝置的出氣口與油氣分離裝置的進氣口連通,沉淀分離裝置的重質油氣出口與熱解裝置的進料口連通,所述油氣分離裝置的出氣口與脫硫裝置的進氣口連通,所述脫硫裝置的出氣口與熱解裝置的燃燒室連通。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的進氣口與沉淀分離裝置的出氣口,冷卻裝置的出氣口與油氣分離裝置的進氣口連通。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冷卻裝置為盤管,所述盤管浸在冷卻水中或者由冷卻水噴淋。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水封裝置組,所述水封裝置組包括至少兩級水封裝置,各級水封裝置依次連通,第一級水封裝置的進氣口與油氣分離裝置的出氣口連通,最后一級水封裝置的出氣口與脫硫裝置的進氣口連通。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還包括儲氣罐和儲油罐,所述儲氣罐的進氣口與脫硫裝置的出氣口連通,所述儲油罐的進油口與脫硫裝置的出油口連通。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廢氣凈化系統包括多級噴淋裝置、除塵裝置、氣水分離裝置以及uv催化反應裝置,所述多級噴淋裝置的進氣口與熱解裝置的廢氣出口連通,多級噴淋裝置的出氣口與除塵裝置的進氣口連通,除塵裝置的出氣口與氣水分離裝置的進氣口連通,氣水分離裝置的出氣口與uv催化反應裝置的進氣口連通,uv催化反應裝置的出氣口與大氣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綿陽安立特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綿陽安立特環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422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