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于攜帶的智能化管道無損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40241.8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710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念邱;陳越;焦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凈享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5/32 | 分類號: | F16L55/32;G01N21/954;F16L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天***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于攜帶 無損檢測裝置 檢測裝置 智能化 錐齒輪 齒輪 轉軸 上表面 聯動 馬達 推桿 本實用新型 滾輪轉動 履帶傳動 轉軸旋轉 傳統的 伸縮桿 插接 減小 履帶 內壁 移動 運作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于攜帶的智能化管道無損檢測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的內壁插接有兩個第一轉軸,兩個第一轉軸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齒輪,兩個齒輪之間通過履帶傳動連接,其中一個第一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錐齒輪,外殼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馬達。該便于攜帶的智能化管道無損檢測裝置,通過馬達運作,從而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聯動帶動第一轉軸旋轉,通過齒輪和履帶的聯動作用帶動兩個第一滾輪轉動,從而使得檢測裝置在管道內自行前進或者后退,從而避免了傳統的檢測裝置需要使用伸縮桿或推桿帶動,使檢測裝置在管道內移動的情況,從而大大減小的裝置的體積,達到了便于攜帶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道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便于攜帶的智能化管道無損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管道無損檢測裝置是一種通過紅外掃描管道內壁以檢測管道內壁的完整情況的檢測器材,目前市場上的管道無損檢測裝置一般是通過推桿推動檢測裝置在管道內移動,從而使得管道無損檢測裝置在管道內移動對管道從前到后依次檢測,而推桿的長度一般較長,從而導致了檢測裝置不便于攜帶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便于攜帶的智能化管道無損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便于攜帶的智能化管道無損檢測裝置,包括外殼,外殼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U形槽,第一U形槽的內壁插接有兩個第一轉軸,兩個第一轉軸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齒輪,兩個齒輪之間通過履帶傳動連接,其中一個第一轉軸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錐齒輪,外殼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馬達,馬達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二錐齒輪,第一錐齒輪與第二錐齒輪嚙合,第一轉軸的表面固連接有第一滾輪,外殼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伸縮桿,伸縮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二U形槽,第二U形槽的內壁插接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滾輪,外殼的前側固定連接有魚眼鏡頭,外殼的前側還固定連接有LED燈。
進一步地,伸縮桿的數量至少為兩個,且兩個伸縮桿對稱設置在外殼的下表面。
進一步地,伸縮桿包括套管,套管內插接有推桿,套管內壁的兩側開設有限位槽,推桿表面的兩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塊,限位塊卡接在限位槽內,套管內設置有彈簧,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套管的內壁和推桿的一端搭接。
進一步地,LED燈包括燈座,燈座的形狀為環形,燈座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燈泡,燈泡的數量至少為三個,且三個燈泡以環形陣列的形式設置在燈座上。
進一步地,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橡膠圈。
進一步地,第一錐齒輪的直徑為第二錐齒輪直徑的2-3倍。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該便于攜帶的智能化管道無損檢測裝置,通過設置第一U形槽、第一轉軸、齒輪、履帶、第一錐齒輪、馬達、第二錐齒輪和第一滾輪,通過馬達運作,從而第一錐齒輪和第二錐齒輪聯動帶動第一轉軸旋轉,通過齒輪和履帶的聯動作用帶動兩個第一滾輪轉動,從而使得檢測裝置在管道內自行前進或者后退,從而避免了傳統的檢測裝置需要使用伸縮桿或推桿帶動,使檢測裝置在管道內移動的情況,從而大大減小的裝置的體積,達到了便于攜帶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伸縮桿正視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第一U形槽,3-第一轉軸,4-齒輪,5-履帶,6-第一錐齒輪,7-馬達,8-第二錐齒輪,9-第一滾輪,10-伸縮桿,101-套管,102-推桿,103-限位槽,104-限位塊,105-彈簧,11-第二U形槽,12-第二轉軸,13-第二滾輪,14-魚眼鏡頭,15 -LED燈,151-燈座,152-燈泡。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凈享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凈享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402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道探傷機器人
- 下一篇:一種新型內孔脹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