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干濕兩用水冷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38229.3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522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順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 | 分類號: | H02K9/19;H02K9/193;H02K5/10;H02K5/20;H02K5/124;H02K5/13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唐超文;賀紅星 |
| 地址: | 5283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水道 轉子 下端蓋 連通 電機腔 上端蓋 殼體 冷卻水腔 冷電機 轉軸 開口 體內 電機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 殼體兩端 冷卻效果 水冷電機 同軸連接 旋轉軸線 出水口 進水口 密封蓋 軸孔 潛水 脫水 容納 延伸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干濕兩用水冷電機,屬于電機技術領域,包括殼體、定子以及轉子;殼體內形成有用于容納定子和轉子的電機腔;定子固定于電機腔內并與轉子相配合;轉子同軸連接有轉軸,轉軸的一端沿轉子的旋轉軸線方向向外延伸并穿出殼體,殼體的兩端分別開有連通電機腔的開口,殼體兩端的開口分別密封蓋設有上端蓋和下端蓋;殼體內開設有布滿殼體的冷卻水腔;上端蓋設置有第一冷卻水道;下端蓋中部開有軸孔,下端蓋設置有布滿下端蓋內部的第二冷卻水道;第一冷卻水道與第二冷卻水道分別連通冷卻水腔;下端蓋設有連通第二冷卻水道的進水口;上端蓋設有連通第一冷卻水道的出水口,滿足脫水和潛水兩種使用狀態,相對于現有的水冷電機冷卻效果更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干濕兩用水冷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電機采用的冷卻方式均為風冷,在電機的外殼上設有相互間隔的散熱翅片,并在外殼內設有與轉軸同軸設置的風扇以對電機進行散熱。但是,采用風冷的方式對電機進行散熱的方法不僅在使用過程中噪聲大,且內部風扇在電機損壞時對電機的拆卸維修極不方便,且容易受到環境影響。
因此,后來人們多采用水冷電機替代目前的風冷電機,水冷電機不僅散熱效果比風冷電機更佳,且不會收到環境中的灰塵干擾。
但是,現有的水冷電機存在以下缺陷:
(1)水冷電機密封性能較差,容易在使用過程中受環境所干擾,防水效果不佳導致內部容易進水影響其內部的定子和轉子的運轉。
(2)目前的水冷電機僅能像傳統的風冷電機一般脫水使用,無法放置于水中,無法滿足特殊的使用情況。
(3)電機外殼中的水道多采用間隔設置,無法真正滿足整個電機的散熱需求,長期使用下電機的穩定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干濕兩用水冷電機,能在水中使用以及脫水兩種狀態下使用,并且散熱效果更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干濕兩用水冷電機,包括殼體、定子以及轉子;所述殼體內形成有用于容納所述定子和所述轉子的電機腔;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電機腔內并與所述轉子相配合;所述轉子同軸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沿所述轉子的旋轉軸線方向向外延伸并穿出所述殼體,所述殼體的兩端分別開有連通所述電機腔的開口,所述殼體兩端的開口分別密封蓋設有上端蓋和下端蓋;所述殼體內沿其周向方向開設有布滿所述殼體的冷卻水腔;所述上端蓋設置有布滿所述上端蓋內部的第一冷卻水道;所述下端蓋中部開有供所述轉軸伸出的軸孔,所述下端蓋繞所述軸孔外周設置有布滿所述下端蓋內部的第二冷卻水道;所述第一冷卻水道與所述第二冷卻水道分別連通所述冷卻水腔;所述下端蓋設有連通所述第二冷卻水道的進水口;所述上端蓋設有連通所述第一冷卻水道的出水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卻水道向外延伸有用于與所述冷卻水腔連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與所述出水口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冷卻水道相對的兩端;所述第二冷卻水道向外延伸有用于與所述冷卻水腔連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與所述進水口分別位于所述第二冷卻水道相對的兩端。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水腔朝所述殼體的兩端分別延伸有用于與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連接的過水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或所述第二流道與所述過水道相連的一端開設有第一環狀臺階;所述過水道與所述第一流道和/或第二流道相連的一端開設有第二環狀臺階;所述第一環狀臺階和所述第二環狀臺階直徑相等;所述第二環狀臺階與所述第一環狀臺階相接的端面開設有用于放置O形密封圈的第三環狀臺階;所述第一環狀臺階和所述第二環狀臺階的側壁套設有用于頂壓所述O形密封圈的圓套,以使所述第三環狀臺階、所述圓套、所述上端蓋的下端面和/或所述下端蓋的上端面形成用于限制所述O形密封圈位移的密閉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順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順達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382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