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功能電鍉針灸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35216.0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428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7 |
| 發明(設計)人: | 于致順;孫忠人;唐強;程為平;吳建麗;葉濤;姜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A61N1/36;A61M1/08;A61H9/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 地址: | 15004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灸罐 本實用新型 導氣機構 導電柱 接線端 罐體 醫療器械領域 罐體內頂部 治療裝置 通氣孔 上端 拔罐 電療 外壁 下端 針灸 | ||
多功能電鍉針灸罐,它涉及一種針灸罐,具體涉及多功能電鍉針灸罐。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夠將針灸、拔罐、電療結合在一起的治療裝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罐體、導電柱、導線、接線端和導氣機構,所述導氣機構的上端與罐體內頂部的通氣孔連接,導電柱安裝在所述導氣機構的下端,接線端安裝在罐體的外壁上,接線端通過導線與導電柱連接。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灸罐,具體涉及多功能電鍉針灸罐,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鍉針是古代九針之一,針頭鈍圓如黍栗,用在經絡穴位表面推壓以獲取經氣感應,現常與電學技術相結合制成電鍉針用于治療疾病,它可以治療周圍神經疾病、各種肌肉萎縮、肢體血液及淋巴回流障礙、中樞神經功能失調、以及疼痛癥候群等疾病。灸法是一種以熱源方法刺激穴位,以達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能,對寒濕性、虛寒性疾病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以激發人體正氣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抽氣的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充血、淤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
然而,現有的電鍉針療法、灸法、拔罐技術通常是單獨分離的,每種方法治療疾病的范圍較窄,通常還需要專門的醫師來操作,不適用家庭的日常使用。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確有必要設計一種能夠將電鍉針、灸法、拔罐結合在一起的治療裝置,以擴大疾病的治療范圍,提高治病的療效,并且方便病人日常使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夠將針灸、拔罐、電療結合在一起的治療裝置。的問題,進而提出多功能電鍉針灸罐。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罐體、導電柱、導線、接線端和導氣機構,所述導氣機構的上端與罐體內頂部的通氣孔連接,導電柱安裝在所述導氣機構的下端,接線端安裝在罐體的外壁上,接線端通過導線與導電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氣機構包括導氣通道、密封柱和導電柱連接組件,導氣通道插裝在罐體內頂部的通氣孔內,導氣通道內的設有半球形氣孔,密封柱插裝在導氣通道內,密封柱下端設有與半球形氣孔相配合的密封球,導氣通道的下端與所述導電柱連接組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柱連接組件包括連接管、彈簧、彈簧套管和導電柱套管,連接管的上端與導氣通道的下端連接,連接管的下端與彈簧套管的上端連接,導電柱套管的上端插裝在彈簧套管的下端內,且導電柱套管能沿彈簧套管的內壁上下直線移動,導電柱插裝在導電柱套管內,彈簧設置在彈簧套管內,且彈簧的上端與連接管的下端接觸,彈簧的下端與導電柱套管的上端接觸。
進一步的,罐體下端的邊緣套裝有橡膠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將電鍉針療法、灸法、拔罐技術三種治療方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實現了拔罐的同時進行電鍉針刺激和灸療的同步進行,大幅度提高了治療效果;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多功能電鍉針灸罐包括罐體1、導電柱2、導線3、接線端4和導氣機構,所述導氣機構的上端與罐體1內頂部的通氣孔連接,導電柱2安裝在所述導氣機構的下端,接線端4安裝在罐體1的外壁上,接線端4通過導線3與導電柱2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未經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352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