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零件多口徑打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30279.7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35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7 |
| 發明(設計)人: | 易澤斌;蔣建軍;黃鵬;成濤;陳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勁升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29/32 | 分類號: | B23B29/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底板 打孔器 永磁鐵 電磁鐵 支撐梁 孔洞 本實用新型 口徑 打孔裝置 汽車零件 打孔 傳動軸 彈簧 鉚接 汽車零件加工 固定板中間 調節裝置 頂部安裝 環形安裝 外部安裝 一端連接 裝置外壁 外壁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件加工領域。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零件多口徑打孔裝置,包括裝置外壁、固定底板、支撐梁、彈簧、永磁鐵、打孔器、電磁鐵和傳動軸,所述永磁鐵呈環形安裝在傳動軸上面,永磁鐵鉚接支撐梁,支撐梁一端連接在永磁鐵上,另一端鉚接在固定底板上,固定底板外部安裝外壁,固定板中間設置孔洞,孔洞中間通過打孔器,打孔器頂部安裝電磁鐵,電磁鐵與固定底板之間設置彈簧。將不同口徑的打孔器安裝在一個裝置上面,當需要不同孔徑的打孔尺寸時,調節裝置,就可以實現不同孔徑的打孔。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件加工領域,特別是一種汽車零件多口徑打孔裝置。
背景技術
打孔是在加工汽車零件中較為常見、運用較多的一種制造過程,在零部件生產完成后根據實際使用需要在零部件上打孔,以便于后續安裝工序,現有的汽車零件打孔大多自動化程度不高,操作不方便,不僅效率低下,定位也不精確;另一方面,汽車零件需要打孔的孔徑也不相同,使得在生產和制造過程中,頻繁的更換打孔器,使得打孔效率非常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汽車零件多口徑打孔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零件多口徑打孔裝置。包括裝置外壁、固定底板、支撐梁、彈簧、永磁鐵、打孔器、電磁鐵和傳動軸,所述永磁鐵呈環形安裝在傳動軸上面,永磁鐵鉚接支撐梁,支撐梁一端連接在永磁鐵上,另一端鉚接在固定底板上,固定底板外部安裝外壁,固定板中間設置孔洞,孔洞中間通過打孔器,打孔器頂部安裝電磁鐵,電磁鐵與固定底板之間設置彈簧。外壁設置為圓形,固定底板設置為正六邊形,固定底板的六個邊設置有不同口徑的孔洞。電磁鐵共設置有六個,每個電磁鐵平行安裝在六個固定底板和永磁鐵之間。打孔器設置有六種孔徑不同的打孔器。支撐梁共有六個,分別從永磁鐵連接到正六邊形的固定底板六個拐角處。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將不同口徑的打孔器安裝在一個裝置上面,當需要不同孔徑的打孔尺寸時,調節裝置,就可以實現不同孔徑的打孔。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永磁鐵,2-彈簧,3-打孔器,4-電磁鐵,5-支撐梁,6-固定底板,7-外壁,8-傳動軸,9-孔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零件多口徑打孔裝置,包括裝置外壁7、固定底板6、支撐梁5、彈簧2、永磁鐵1、打孔器3、電磁鐵4和傳動軸8,所述永磁鐵1呈環形安裝在傳動軸8上面,永磁鐵1鉚接支撐梁5,支撐梁5一端連接在永磁鐵1上,另一端鉚接在固定底板6上,固定底板6外部安裝外壁7,固定板6中間設置孔洞9,孔洞9中間通過打孔器3,打孔器3頂部安裝電磁鐵4,電磁鐵4與固定底板6之間設置彈簧2。外壁7設置為圓形,固定底板6設置為正六邊形,固定底板6的六個邊設置有不同口徑的孔洞9。電磁鐵4共設置有六個,每個電磁鐵4平行安裝在六個固定底板6和永磁鐵1之間。所述打孔器3設置有六種孔徑不同的打孔器。所述支撐梁5共有六個,分別從永磁鐵1連接到正六邊形的固定底板6六個拐角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通過調節轉動軸8,使得裝置整體旋轉一定角度;當所需要的打孔器3孔徑符合所需要加工的要求后停止轉動轉動軸8;接通連接在電磁鐵4上面的導線,使得電磁鐵4產生于永磁鐵1相反的斥力,打孔器3發生位移,在零件上面打孔,完成工作;關閉電源,電磁鐵4在彈簧2的作用下,恢復到原來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勁升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勁升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302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