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流量立交路口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28217.2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197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松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松波 |
| 主分類號: | E01C1/04 | 分類號: | E01C1/04;E01F9/5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陳國軍 |
| 地址: | 133300 吉林省延邊朝***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主干道 高流量 路口 直行車輛 交匯 本實用新型 交叉設置 交通建筑 轉向車輛 信號燈 車流量 擁堵 跨過 相交 主干 隧道 阻礙 應用 | ||
1.一種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設置的第一主干道(1)和第二主干道(2),所述第一主干道(1)與所述第二主干道(2)通過交匯區(3)相交;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主干道(1)上用于直行跨過所述交匯區(3)的跨橋(4),所述第一主干道(1)延伸方向上對應于交匯區(3)的兩側設有與跨橋(4)連通的上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主干道(2)下用于直行鉆過所述交匯區(3)的隧道(5),所述第二主干道(2)延伸方向上對應于所述交匯區(3)的兩側設有與隧道(5)連通的進出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干道(1)和所述的第二主干道(2)均為雙向多車道設置,所述第一主干道(1)的雙方向及所述的第二主干道(2)雙方向均設有與交匯區(3)連通的左轉道(6)、右轉道(8)及直行道(7),所述左轉道(6)、右轉道(8)、直行道(7)均通過白實線(9)隔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轉道(6)為直行加左轉設定;所述右轉道(8)為直行加右轉設定。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交匯區(3)內的多條左轉引導道(10),所述左轉引導道(10)一端與左轉道(6)連通,所述的左轉引導道(10)的另一端與左轉道(6)所對應的第一主干道(1)或第二主干道(2)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交匯區(3)內位于各個直行道(7)正前方的信號燈(11),所述的信號燈(11)包括可進行紅、黃、綠三色變化的左轉燈、右轉燈和直行燈;還包括信號燈控制器(12),所述信號燈控制器(12)與各個信號燈(11)電性連接;還包括所述左轉道(6)、直行道(7)和右轉道(8)與所述交匯區(3)相交處設置的停車線(13),所述停車線(13)與所述的左轉道(6)、直行道(7)及右轉道(8)垂直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干道(1)及所述的第二主干道(2)位于交匯區(3)的兩側均設有垂直第一主干道(1)或第二主干道(2)的斑馬線(14),所述斑馬線(14)位于停車線(13)靠近交匯區(3)的一側;所述斑馬線的兩端還設有通行請求開關(18),所述通行請求開關與信號燈控制器(12)電性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交匯區(3)的左轉引導道(10)下設有地感線圈(15),所述地感線圈(15)與信號燈控制器(12)電性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左轉道(6)、直行道(7)及右轉道(8)兩側,靠近白實線(9)一側的動態指示線(16),所述動態指示線(16)底側與路面貼合,其上表面內嵌電發光體(17),所述電發光體(17)與對應的信號燈(11)電性連接,并同步變化發光。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高流量立交路口,其特征在于:還包罩在動態指示線(16)及電發光體(17)上的透明遮光罩(19),所述透明遮光罩(19)四周與地面貼合密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松波,未經王松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2821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降解汽車尾氣的路橋面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市政環保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