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用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14724.0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397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景勇;霍羽;梁作生;單成方;李亞鋒;萬威 | 申請(專利權)人: | 拜城縣眾維煤業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徐州中礦數字化礦山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W4/06 | 分類號: | H04W4/06;H04W4/90;G08C17/02;H04W4/02;G08C19/00;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42300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實用新型 通信節點 現場救援 應急救援 礦山 應急救援通信系統 供電控制單元 網絡接口單元 無線收發單元 應急救援現場 無線自組網 救援 電力供應 定位終端 復合線纜 工作有序 井下通信 礦井事故 事故現場 數據支持 通信線路 信息平臺 中控單元 傳統的 電源線 信號線 井下 搜救 應用 受阻 礦井 偵察 供電 通信 指揮 保證 安全 | ||
1.一種礦用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其特征在于:包括供電控制單元(1)、CPU中控單元(2)、無線收發單元(3)、網絡接口單元(4)和若干定位終端組成;
所述供電控制單元(1)為DCDC控制芯片與LDO芯片配合組成,提供穩定可靠的供電保證,實現穩定的3.3V/3A直流電流及1.2V/1A直流電流供應,其采用復合線纜供電,供電距離不小于1Km,節點間的距離部署時不超過50m,第一個節點由專用供電電源提供, 1Km之內的節點供電采用數據線的饋電提供,超過1Km時起始節點采用復合線纜的供電電纜,以后節點采用數據線的饋電提供;
所述CPU中控單元(2)核心由MT7620及配套DDR芯片組成,實現數據的核心處理即交換功能,為上行數據端口和下行數據端口提供數據的處理與交換、并實現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的管理;
所述無線收發單元(3)為無線數據的接收與發送,無線收發單元(3)實現無線數據的濾波、整形、信號放大,無線收發單元(3)實現數據與CPU中控單元(2)及網絡接口單元(4)直接的數據傳輸通道;
所述網絡接口單元(4)由上行數據接口及下行數據接口組成,實現有線數據的上下行傳輸的接口,組建成完整的上下行數據傳輸通道;
所述定位終端根據井下人員、車輛、設備配備不同類型,無線收發單元(3)實時采集定位終端的無線信號,CPU中控單元(2)通過自主濾波算法快速捕捉定位終端位置,在線纜覆蓋范圍內全程定位,通過定位終端的移動軌跡判斷出入井方向,定位終端靜止狀態下實時定位精度2米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控制單元(1)提供的直流供電電壓紋波不大于10mV。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CPU中控單元(2)的軟件系統基于Linux操作系統,CPU中控單元(2)支持兩路100/1000Mbps以太網數據的交換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用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CPU中控單元(2)的數據處理速率不小于400Mhz。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數據收發單元(3)的無線信號頻率為2.4Ghz,用于接收定位數據、語音數據、傳輸廣播數據及輔助救援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應急救援多功能通信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絡接口單元(4)支持上行數據接口、下行數據接口,均為標準的100/1000Mbps以太網接口,實現定位數據、語音數據、廣播數據、輔助救援數據中的一種或多種數據的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拜城縣眾維煤業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徐州中礦數字化礦山技術研究院,未經拜城縣眾維煤業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徐州中礦數字化礦山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1472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MIFI設備
- 下一篇:一種智能化大棚環境監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