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反面無塵銑剪一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14296.1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343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勇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川仁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2 | 分類號: | B23P23/02;B23Q1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啟恒騰元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趙晨宇 |
| 地址: | 400042 重慶市璧山區璧***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剪切機構 銑面機構 防護罩 廢料回收 剪切 一體機 飛屑 無塵 生產加工設備 本實用新型 送板機構 回收槽 完成時 銑平面 工裝 底面 銑面 載盤 筆記本 并列 一體化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筆記本生產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反面無塵銑剪一體機了,包括防護罩、剪切機構、銑面機構、送板機構和廢料回收槽;所述防護罩內部并列設有剪切機構和銑面機構,對應所述剪切機構和銑面機構下方設有廢料回收槽;本裝置通過一體化涉及銑平面與剪切工裝實現快速便捷的完成以往需要兩道不同設備完成的工序,節省了時間,提升了效率;而通過底面進行剪切或銑面工序時,產生的飛屑重力重要下自動墜入回收槽內,保證了載盤在銑剪工藝完成時,不會留存多余的飛屑。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筆記本生產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反面無塵銑剪一體機。
背景技術
筆記本載盤從出身廠家出來時,其載盤上設有多個特殊位置的定位釘以便于后期組裝工藝中的組裝定位與固定,而在組裝生產過程中,其凸出的定位需要平整的去掉,因此,在以往的生產設備中,需要兩道工序,且不同的設備分別進行剪凸出和銑平整兩道工序,分擔單獨的進行,且過去的剪切設備或者銑面設備大多采用從上至下進行,造成載盤上留存許多飛屑;還會多出一道清洗載盤上飛屑的工序,這樣雖然細小的部位切除,然后增加了多道工序,給企業帶來了大量的人力及設備支出,因此,急需研發一種既能剪去載盤凸出,又能將剪切口子銑平整的,且銑剪過程中,載盤均不會滯留飛屑的銑剪一體機。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能剪去載盤上凸出,又能將剪切口子銑平整,且整個剪切或銑過程載盤均不留存飛屑的反面無塵銑剪一體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反面無塵銑剪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護罩、剪切機構、銑面機構、送板機構和廢料回收槽;所述防護罩內部并列設有剪切機構和銑面機構,對應所述剪切機構和銑面機構下方設有廢料回收槽;
所述送料機構包括水平臺面上固定的水平引導滑柱、與所述水平引導滑柱活套連接的滑動塊、與水平滑動塊固定的橫向支架和與所述橫向支架固定載盤提升架;所述滑動塊與平移氣缸的伸縮桿端連接,通過平移氣缸帶動滑動塊、橫向支架和載盤提升架整體沿水平引導滑柱移動;所述載盤提升架下方設有至少一個吸盤;所述載盤提升架通過下壓氣缸與所述橫向支架連接固定;所述水平臺面上設有對應載盤尺寸的載盤擱置槽,且所述載盤擱置槽上設有對應載盤上凸出定位釘的開孔;
所述剪切機構位于所述載盤擱置槽正下方;所述剪切機構包括支撐板、液壓剪刀、升降氣缸和與水平臺面連接固定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與水平臺面之間設置豎向引導滑柱;所述豎向引導滑柱上活套連接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固定有對應凸出定位釘數量的液壓剪刀;所述限位板上固定升降氣缸,且所述升降氣缸的伸縮桿端與支撐板連接固定;
所述銑面機構并列設置在所述剪切機構一側;所述銑面機構包括擠壓氣缸、豎向牽引滑柱、擠壓板和位于所述水平臺面下方銑刀;所述豎向牽引滑柱上方固定限位頂板,所述頂板固定擠壓氣缸,所述擠壓氣缸的伸縮桿端與擠壓板連接,且所述擠壓板活套連接在豎向牽引滑柱外;所述水平臺面下方設有限位底板,所述限位底板上固定對應凸出定位釘數量的銑刀。
進一步,所述限位底板和水平臺面之間設有滑軌,所述限位底板上固定調節氣缸,所述調節氣缸的伸縮桿端連接配合面,通過配合面固定銑刀。
進一步,所述載盤擱置槽擱置在液壓剪刀頂端,且所述載盤擱置槽尺寸小于水平臺面上開設的工裝空腔;所述載盤擱置槽底部對應開孔處為凹面結構,所述液壓剪刀抵攏所述凹面。
進一步,所述水平臺面對應載盤擱置槽兩側設置橫移滑軌,所述橫移滑軌上配合有載盤擱置槽B,通過橫移氣缸推動載盤擱置槽B沿橫移滑軌左右移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裝置通過一體化涉及銑平面與剪切工裝實現快速便捷的完成以往需要兩道不同設備完成的工序,節省了時間,提升了效率;而通過底面進行剪切或銑面工序時,產生的飛屑重力重要下自動墜入回收槽內,保證了載盤在銑剪工藝完成時,不會留存多余的飛屑。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川仁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川仁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142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結構件型材自動加工系統
- 下一篇:一種軸類零件套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