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纖通訊用IEEE1394b-PCI光纖接口卡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605579.X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428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1 |
| 發明(設計)人: | 韓偉;孔圣立;馬偉東;劉超;劉磊;吳春紅;李斌;宋闖;孫亮;陳健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山東網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0 | 分類號: | H04L12/40;H04B10/25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劉建芳 |
| 地址: | 450052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實用新型 光纖接口卡 鏈路層芯片 物理層芯片 光纖通訊 光模塊 先進先出存儲器 電力通信系統 電源監控芯片 鏈路層接口 連接裝置 收發信號 完成信號 仲裁機制 主機接口 轉換功能 初始化 光總線 數據包 轉發 傳輸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纖通訊用IEEE1394b?PCI光纖接口卡,包括鏈路層芯片、物理層芯片、第一、第二、第三光模塊和電源監控芯片。本實用新型通過IEEE 1394b鏈路層芯片TSB82AA2初始化有關的PCI配置空間,通過內部的主機接口、先進先出存儲器和物理/鏈路層接口來實現IEEE 1394b數據包的傳輸和接收。物理層芯片TSB81BA3實現仲裁機制,對收發信號進行編碼和解碼,完成信號轉發,與其連接的3個FTLF8519P2BTL光模塊負責IEEE 1394b電信號與光信號的相互轉換功能,從而實現搭建光總線系統,為電力通信系統提供一種方便、可靠的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系統數據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通訊用IEEE1394b-PCI光纖接口卡。
背景技術
目前,自80年代以來,應用于電力通信、工業控制等領域的現場總線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迄今已有CAN、Bitbus、FF、HART等40多種標準。目前現場總線的發展受到了兩方面的限制:一是總線標準太多,難以實現互操作性;二是目前的現場總線已達到性能的極限,不能夠充分的滿足電力通信領域對傳輸距離、電磁兼容性、總線帶寬方面新的更高的要求。
當前智能變電站的快速發展,站內通信數據呈現海量增漲趨勢,對站內數據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IEEE1394是一種高速的串行總線,目前最高傳輸速度可達到 3.2Gbps,且支持石英光纖、塑料光纖等多種光傳輸介質,可保證傳輸的光信號不受周圍環境中的電磁干擾。如用單模光纖傳輸,信號傳輸距離可達數千米。因此,IEEE 1394應用在智能站全景數據分析的工控機上,將能很好的應對當前智能站海量數據的環境。
但是,IEEE 1394總線目前使用的傳輸介質主要是電纜,信號的傳輸距離和抗電磁干擾性能都收到極大的限置。而如何設計一種IEEE1394b-PCI光纖接口卡,利用此接口卡可搭建光總線系統,為電力通信系統提供一種方便、可靠的連接方法,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纖通訊用IEEE1394b-PCI光纖接口卡,能夠利用此接口卡可搭建光總線系統,為電力通信系統提供一種方便、可靠的連接方法。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光纖通訊用IEEE1394b-PCI光纖接口卡,包括鏈路層芯片,所述的鏈路層芯片采用TI公司的TSB82AA2,符合開放式主機控制接口協議,通過內部的主機接口、先進先出存儲器和物理/鏈路層接口來實現IEEE 1394b數據包的傳輸和接收;
物理層芯片,所述的物理層芯片采用TI公司的TSB81BA3,實現仲裁機制,對收發信號進行編碼和解碼,完成信號轉發;
第一、第二、第三光模塊,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光模塊均采用Finisar公司的FTLF8519P2BTL型小型熱插拔收發器,可達到2.125 Gbps的傳輸速率,負責IEEE 1394b電信號與光信號的相互轉換功能;
電源監控芯片,所述的電源監控芯片采用MAXIM公司的MAX6338,用于與鏈路層、所述的鏈路層芯片通過IEEE1394b總線與物理層芯片相連接,物理層芯片的三個端口分別通過第一、第二、第三光模塊與單片機相連接,單片機通過RS232接口與工控機連接,工控機通過PCI總線與鏈路層芯片相連接。
還包括有用于存儲PCI配置信息的存儲芯片,所述的存儲芯片采用NM24C02LM8芯片來存儲。
所述的PCI配置信息包括配置供應商ID、系統ID、最長等待時間、最短獲取時間和64位CUID寄存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山東網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山東網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0557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交互式移動平臺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通信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