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21602801.0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116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虎;宋麗君;張連偉;楊建峰;黃利清;譚亨達;劉潤清;石建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C1/22 | 分類號: | B66C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聯(lián)合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 地址: | 014010 內(nèi)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nèi)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板 吊裝裝置 吊耳 筒體 快速對接 大件 本實用新型 螺栓 螺紋孔 拼接 繩索 吊頂裝置 法蘭連接 臨時固定 上把持筒 一端設置 把持筒 矩形板 可重復 再調(diào)整 穿設 卡接 上拉 圓孔 | ||
一種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包括吊耳、支撐板、螺栓;所述支撐板為矩形板,所述支撐板其中一端設置有多個螺紋孔,用以穿設所述螺栓;所述吊耳設置在所述支撐板的另一端,所述吊耳上設置有圓孔用以卡接吊裝裝置的繩索。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通過在下筒體上設置支撐板和吊耳,吊頂裝置通過繩索上拉吊耳即可完成拼接,不需要臨時固定下把持筒后再調(diào)整上把持筒的位置完成拼接,減少了大量工序,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支撐板上設置有不同規(guī)格的螺紋孔,可與不同規(guī)格的法蘭連接,可重復使用且適用范圍廣。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設備安裝施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
背景技術
在所有設備安裝工程建設中,法蘭連接的大件筒體普遍使用的設備,有些筒體比較長且是豎向安裝的時候,由于空間及高度要求限制,使得安裝比較費力費時,從而增加人工量增加成本,給工程建設帶來了很多困難。例如,在青海宜化電石爐上下把持筒安裝中時,把持筒分上下兩節(jié),直徑為1540mm,高約15米。安裝部位在5米至23米之間,中間有一道樓板,把持筒安裝在23米樓板下,上下把持筒中間是用法蘭連接且有絕緣板。如果在5米層組裝好上下把持筒,由于空間限制無法吊裝到位,以往安裝方法是把上部把持筒吊裝到位后掛到最高點,然后把下把持筒吊起穿過中間樓板后臨時固定住,再將上把持筒用手拉葫蘆放下與下把持筒對接。比較費時費人力還不安全。因此在把持筒對接時制作一個即安全又使用快捷的吊裝裝置來完成設備的對接工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大件筒體上、下對接時受空間局限安裝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一種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包括吊耳、支撐板、螺栓;
所述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其中一端設置有多個螺紋孔,用以穿設所述螺栓;
所述吊耳設置在所述支撐板的另一端,所述吊耳上設置有圓孔用以卡接單梁吊或卷揚機掛繩扣。
進一步地,各個所述螺紋孔的孔徑均不相同,用以和不同規(guī)格的法蘭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吊耳設置在所述述支撐板的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螺紋孔設置在所述述支撐板的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吊耳垂直于所述支撐板的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螺栓垂直于所述支撐板的表面進行安裝。
進一步地,所述螺栓為高強螺栓。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通過在下筒體上設置支撐板和吊耳,吊頂裝置通過繩索上拉吊耳即可完成拼接,不需要臨時固定下把持筒后再調(diào)整上把持筒的位置完成拼接,減少了大量工序,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通過將螺紋孔,吊耳都設置在支撐板的中間位置,避免了下筒體在起吊過程中產(chǎn)生了傾斜,提高了安全性。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支撐板上設置有不同規(guī)格的螺紋孔,可與不同規(guī)格的法蘭連接,可重復使用且適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yōu)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的俯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大件筒體快速對接的吊裝裝置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602801.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