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化紅外檢測濾光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92943.3 | 申請日: | 2017-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882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文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95 | 分類號: | G01N21/95 |
| 代理公司: | 蘇州翔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劉計成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片臺 底端 濾光裝置 圓形轉盤 紅外線發射器 蓄電池 本實用新型 濾光片裝置 頂部設置 紅外檢測 控制器 直圓筒 鏡片 導軌 調試 自動化 紅外線接收器 匯聚 旋轉感應器 表面設置 紅外線光 裝置設計 顯色 透明度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化紅外檢測濾光片裝置,包括圓形轉盤,所述圓形轉盤的表面設置有第一接收載片臺,所述第一接收載片臺的一側設置有第六接收載片臺,所述第一接收載片臺的頂部設置有直圓筒,所述直圓筒的頂部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的底端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的底端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所述紅外線發射器的底端設置有調試鏡片,所述調試鏡片的底端設置有濾光裝置,所述濾光裝置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匯聚臺,所述濾光裝置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匯聚臺,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圓形轉盤、旋轉感應器、紅外線接收器,增強紅外線光的強度和透明度,快速接收信號,顯色高,整個裝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濾光片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化紅外檢測濾光片裝置。
背景技術
光通信是指以光作為信息載體而實現的通信方式,按傳輸介質的不同可分為大氣激光通信和光纖通信兩種。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傳輸距離長、抗電磁干擾、傳輸質量佳、信號串擾小、保密性好等優點,是未來傳輸網絡發展的最終目標,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在光通信產品的雙向收發器模塊中,通過選定波長的雷射訊號,而反射不需要的波段通常采用濾光片(edge filters)實現,可以說濾光片在光通信產品中起著致關重要的作用。
為了保證濾光片的質量,在出廠之前必須對濾光片進行檢測,傳統的檢測濾光片裝置,有鈉燈檢測、綠光燈檢測、熒光燈檢測,缺點在于顯色差,容易造成濾光片次品流入市場,無法直接檢查其問題,不能清除的發現濾光片缺陷點的存在,同時傳統的不能實現自動化,主要大部分時間用于更換樣品,在工作中不能為生產節約成本和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化紅外檢測濾光片裝置,包括圓形轉盤,所述圓形轉盤的表面設置有第一接收載片臺,所述第一接收載片臺的一側設置有第二接收載片臺,所述第二接收載片臺的一側設置有第三接收載片臺,所述第三接收載片臺的一側設置有第四接收載片臺,所述第四接收載片臺的一側設置有第五接收載片臺,所述第五接收載片臺的一側設置有第六接收載片臺,所述第一接收載片臺的頂部設置有直圓筒,所述直圓筒的頂部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的底端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的底端設置有紅外線發射器,所述紅外線發射器的底端設置有調試鏡片,所述調試鏡片的底端設置有濾光裝置,所述濾光裝置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匯聚臺,所述濾光裝置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匯聚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濾光裝置的內部設置有聚焦鏡,所述聚焦鏡的一側設置有濾光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接收載片臺的表面設置有紅外線接收器,所述第一接收載片臺2的頂部設置有旋轉感應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紅外線發射器采用磷砷化鎵二極管材料制作而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圓形轉盤、旋轉感應器、控制器、蓄電池、紅外線發射器和紅外線接收器分別與控制面板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的圓形轉盤、旋轉感應器、第一接收載片臺、第二接收載片臺、第三接收載片臺、第四接收載片臺、第五接收載片臺和第六接收載片臺,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快速更換,節約時間,通過控制器、蓄電池、紅外線發射器和紅外線接收器,能夠增強紅外線光的強度和透明度,快速接收紅外線信號,顯色高,直接檢查其問題,能夠清除的發現濾光片缺陷點的存在,整個裝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實用性。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文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文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929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