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工業粉塵吸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85840.4 | 申請日: | 2017-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639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仙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仙明 |
| 主分類號: | A47L7/00 | 分類號: | A47L7/00;A47L9/00;A47L9/10;A47L9/32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蔣圳 |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集塵筒 吸塵罩 風機 吸塵器 工業粉塵 負壓腔室 上部開口 內置過濾組件 本實用新型 集塵筒側壁 吸塵器結構 過濾組件 外界連通 吸塵接口 出風口 過濾面 吸風口 蓋合 緊湊 連通 便利 | ||
一種工業粉塵吸塵器,包括集塵筒,集塵筒上部開口,集塵筒側壁設有吸塵接口,集塵筒上部蓋合有吸塵罩,吸塵罩設有內置過濾組件的負壓腔室,過濾組件的過濾面朝向集塵筒上部開口;吸塵罩固定有風機,風機的吸風口連通負壓腔室,風機的出風口與外界連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工業粉塵吸塵器,將風機集成在吸塵罩上,吸塵器結構更簡潔、緊湊,使用時操作更加便利。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吸塵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工業粉塵吸塵器。
背景技術
墻面粉刷、刨墻產生的粉塵需要通過吸塵設備進行除塵操作;現有的吸塵設備采用左底板和右底板鉸接的結構用于收納和展開風機;但是該方案結構較為復雜,使用時操作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業粉塵吸塵器,將風機集成在吸塵罩上,吸塵器結構更簡潔、緊湊,使用時操作更加便利。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工業粉塵吸塵器,包括集塵筒,集塵筒上部開口,集塵筒側壁設有吸塵接口,集塵筒上部蓋合有吸塵罩,吸塵罩設有內置過濾組件的負壓腔室,過濾組件的過濾面朝向集塵筒上部開口;吸塵罩固定有風機,風機的吸風口連通負壓腔室,風機的出風口與外屆連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負壓腔室在風機作用下形成負壓,帶有粉塵的空氣通過連接吸塵管道的吸塵接口進入,經過過濾組件阻隔而下落至集塵筒內,經過過濾的空氣則穿過過濾組件,進入負壓腔室,再由風機的吸風口吸入,并從風機的出風口排至外界。
優選的,所述過濾組件包括濾布和支撐在濾布背面的骨架,濾布朝向集塵筒開口。
優選的,所述濾布為片體結構,所述骨架包括若干環形撐架,環形撐架間隔且同心設置,環形撐架之間通過桿體連接。
優選的,所述桿體呈井字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過濾組件結構緊湊,支撐性好,且粉塵面對這種片體結構的濾布更易下落,不會夾在凹凸結構濾布的夾縫中。
優選的,所述吸塵罩由隔板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風機設置在上腔室內,風機的出風口與上腔室連通;過濾組件設置在下腔室,下腔室形成所述負壓腔室;隔板中部開口,風機的吸風口配合在隔板的開口上,上腔室設置連通外界的排風孔。
優選的,所述吸塵罩頂部設有散熱口,風機的電機部分背部配合在散熱口處。
優選的,所述風機外置在吸塵罩頂部。
優選的,所述吸塵罩頂部設有開口,風機的吸風口配合在吸塵罩的頂部開口上;或者,吸塵罩側壁設有開口,吸塵罩內的負壓腔室通過吸風管道與風機的吸風口連接。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過濾組件的結構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過濾組件的結構二。
附圖標記:1、集塵筒;1a、吸塵接口;2、濾布;3、骨架;3a、環形撐架;3b、桿體;4、吸塵罩;4a、散熱口;4b、排風孔;5、風機;6、隔板;7、提手;8、吸風管道;X、負壓腔室;Y、上腔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4:
實施例一(圖1、圖3和圖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仙明,未經陳仙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858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