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玉米收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81768.8 | 申請日: | 2017-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391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周曉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占秀容 |
| 主分類號: | A01D45/02 | 分類號: | A01D4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804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短臂 采集圈 新型玉米 伸縮臂 收獲機 束圈 玉米 本實用新型 應用范圍廣 轉動連接件 翻轉結構 徑向伸縮 料斗 行車 收獲 種植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玉米收獲機,行車前側通過第一轉動連接件安裝有伸縮臂,伸縮臂與短臂連接,短臂固定安裝有采集圈,采集圈與短臂的連接處設置翻轉結構,采集圈內部設有活動束圈,活動束圈能夠徑向伸縮,短臂與料斗相連;具有收獲的玉米的玉米飽滿、完整,有利于玉米可持續種植和應用范圍廣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玉米收獲機。
背景技術
玉米收獲機是在玉米成熟時用機械對玉米完成收獲工作的農機具。目前,現有技術中的玉米收獲機的工藝流程一般為,用玉米收獲機在玉米生長狀態下進行摘穗,在摘穗輥和摘穗板的作用下,果穗柄被拉斷,由于內外摘輥高度差的作用,果穗落入果穗箱,果穗裝滿后開箱集堆。但是存在,玉米采摘時,玉米粒破壞嚴重,并且容易傷至玉米桿根部,不利于可持續種植和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保持采摘后的玉米的玉米粒完整、飽滿,不傷害玉米桿根部,有益于玉米可持續種植和生產的新型玉米收獲機。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型玉米收獲機,包括行車和料倉,所述行車內設有控制室,所述料倉安裝于行車的頂部,所述行車前側通過第一轉動連接件安裝有伸縮臂,所述伸縮臂通過第二轉動連接件與短臂連接,所述短臂自由端固定安裝有采集圈,所述采集圈與短臂的連接處設置翻轉結構,所述采集圈內部設有活動束圈,所述活動束圈能夠在采集圈內以采集圈的圓心為圓心,進行徑向伸縮,所述活動束圈與采集圈通過彈性部件相連,所述短臂還與料斗通過第三轉動連接件相連,所述料斗能夠繞第三轉動連接件轉動,并能夠完全覆蓋采集圈,所述第一轉動連接件、第二轉動連接件、第三轉動連接件、翻轉結構以及活動束圈均由控制室內人工進行控制。
優選的,所述料斗的外沿開口呈圓形。
優選的,所述活動束圈采用金屬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行車底部上方設有地爪,能夠在使用時深入土壤抓地,也能在不使用時收于車輪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料倉內設有噴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如下:
(1)采用特殊結構進行玉米采摘,能夠盡量達到人工采摘的效果,保持采摘后的玉米的玉米粒完整、飽滿;
(2)不會傷及玉米桿根部,采摘的方式更加科學,采摘后的玉米桿能夠保持正常生長規律,有利于玉米的可持續種植和生產;
(3)使用方便、控制方便,適合相對文化程度較低的技術人員進行使用和操作;
(4)對不同生長尺寸和規模的玉米收獲調節適應性好,應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活動束圈在與采集圈貼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活動束圈在與采集圈收縮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行車;2、料倉;3、控制室;4、第一轉動連接件;5、伸縮臂;6、第二轉動連接件;7、短臂;8、采集圈;9、翻轉結構;10、活動束圈;11、第三轉動連接件;12、料斗;13、地爪;14、噴水裝置;15、彈性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占秀容,未經占秀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817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白菜類農作物收獲裝置
- 下一篇:一種扶蔗分行裝置以及包括該裝置的甘蔗收獲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