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伏浮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76701.5 | 申請日: | 2017-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990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孫樹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耀利水上設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20/00 | 分類號: | H02S20/00;F24S20/7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57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浮筒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伏浮筒,包括光伏板和可漂浮于水上的浮筒本體,所述的浮筒本體的上表面開設有凹部,所述的凹部與光伏板構成卡嵌式配合。浮筒本體漂浮在水面上,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其結構穩定且價格合理,將光伏板安裝在浮筒本體的上表面與凹部構成卡嵌式配合,結構簡單、安裝便捷,節省了常規光伏發電系統的占地,同時可以利用天然水源為光伏板降溫,提高光伏系統整體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伏發電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光伏浮筒。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光伏發電系統,有兩種形式:地面上的光伏發電系統;建筑物屋頂上的光伏發電系統。地面上的光伏發電系統,要占用其他用地,涉及到土地征地,而建筑物屋頂上的光伏發電系統,能利用的面積有限,且光伏組件的布置常常受限。既要滿足生活及工業用電的大量能源需求,同時減少土地使用面積,這成了發電領域中急需解決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占用土地資源,同時結構簡單便于實施安裝的光伏浮筒。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光伏浮筒,包括光伏板和可漂浮于水上的浮筒本體,所述的浮筒本體的上表面開設有凹部,所述的凹部與光伏板構成卡嵌式配合。
上述技術方案中,浮筒本體漂浮在水面上,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其結構穩定且價格合理,將光伏板安裝在浮筒本體的上表面與凹部構成卡嵌式配合,結構簡單、安裝便捷,節省了常規光伏發電系統的占地,同時可以利用天然水源為光伏板降溫,提高光伏系統整體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光伏板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未安裝光伏板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1~3對本實用新型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光伏浮筒,包括光伏板20和可漂浮于水上的浮筒本體10,所述的浮筒本體10的上表面開設有凹部11,所述的凹部11與光伏板20構成卡嵌式配合。浮筒本體10漂浮在水面上,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其結構穩定且價格合理,將光伏板20安裝在浮筒本體10的上表面與凹部11構成卡嵌式配合,結構簡單、安裝便捷,節省了常規光伏發電系統的占地,同時可以利用天然水源為光伏板20降溫,提高光伏系統整體效率。
所述的浮筒本體10的上表面開設有盲孔12,所述的光伏板20的上表面側邊向外延伸有安裝板21,安裝板21開設有通孔,螺栓30穿過通孔與盲孔12連接。通過螺栓30與盲孔12、通孔的連接配合,進一步的加強光伏板20與浮筒本體10的連接穩定性。
所述的浮筒本體10的側壁上布置有與浮筒本體10的上表面平行的連接耳13,所述的連接耳13開設有通孔。通過設置連接耳13將多組浮筒本體10連接,從而組成光伏板20陣列,增強了光伏發電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耀利水上設施有限公司,未經黃山耀利水上設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767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穩定性光學調整架
- 下一篇:雙電源智能化環網柜投入切換聯鎖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