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機油快速加熱功能的混合動力測試實驗室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75127.1 | 申請日: | 2017-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9081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何志生;夏慧鵬;夏志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魯交測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5/00 | 分類號: | G01M15/00;F01N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閔行***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速箱 連接軸 發動機 混合動力 發電機 本實用新型 快速加熱 電動機 機油 測試 電動機驅動 電力傳輸線 內燃機測試 加熱機油 排氣余熱 優化設計 直接驅動 控制器 測功機 儲電器 控制線 排氣管 變壓器 發電 | ||
一種內燃機測試技術領域的帶有機油快速加熱功能的混合動力測試實驗室,包括發動機、排氣管、變速箱、發電機、儲電器、控制器、變壓器、電動機、連接軸、電力傳輸線、控制線,測功機通過第一連接軸與變速箱相連接,發動機、電動機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軸、第三連接軸與變速箱相連接,發電機通過第四連接軸與發動機相連接,變速箱、發電機分別位于發動機的前后端。在本實用新型中,發動機既可以直接驅動變速箱,也可以發電后利用電動機驅動變速箱;同時,還可以利用排氣余熱加熱機油。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適用于發動機混合動力測試實驗室的優化設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發動機測試技術領域的混合動力測試實驗室,特別是一種帶有機油快速加熱功能的混合動力測試實驗室。
背景技術
車輛驅動系統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統聯合組成,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統單獨或共同提供。因各個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形成了多種分類形式。混合動力車輛的節能、低排放等特點引起了汽車界的極大關注并成為汽車研究與開發的一個重點。混合動力裝置既發揮了發動機持續工作時間長,動力性好的優點,又可以發揮電動機無污染、低噪聲的好處,二者“并肩戰斗”,取長補短,汽車的熱效率可提高10%以上,廢氣排放可改善30%以上。
通常所說的混合動力一般是指油電混合動力,即汽油柴油和電能的混合;混合動力汽車是有電動馬達作為發動機的輔助動力驅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燃油經濟性能高,而且行駛性能優越,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動機要使用燃油,而且在起步、加速時,由于有電動馬達的輔助,所以可以降低油耗,簡單地說,就是與同樣大小的汽車相比,燃油費用更低。而且,輔助發動機的電動馬達可以在啟動的瞬間產生強大的動力,因此,車主可以享受更強勁的起步、加速。同時,還能實現較高水平的燃油經濟性。
在現有技術中,混合動力汽車在上市之前,需要在實驗室進行大量的性能開發和耐久試驗。但是現有的混合動力實驗室,沒有對發動機的排氣余熱進行充分利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帶有機油快速加熱功能的混合動力實驗室,可以充分利用排氣余熱。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實驗室墻體、前門、窗戶、后門、測功機、發動機、排氣管、變速箱、發電機、儲電器、控制器、變壓器、電動機、第一連接軸、第二連接軸、第三連接軸、第四連接軸、電力傳輸線、控制線、換熱器、熱水管、輔助水泵,前門、窗戶布置在實驗室墻體的前部,后門布置在實驗室墻體的后部,實驗室墻體、前門、窗戶、后門所圍成的空間為實驗室,測功機安裝在實驗室內,發動機、變速箱、發電機、儲電器、控制器、變壓器、電動機均布置在實驗室內,測功機通過第一連接軸與變速箱相連接,發動機、電動機分別通過第二連接軸、第三連接軸與變速箱相連接,發電機通過第四連接軸與發動機相連接,變速箱、發電機分別位于發動機的前后端,排氣管的一端與發動機的排氣口相連接,排氣管的另一端布置在實驗室墻體的外部,換熱器布置在排氣管上,熱水管的一端與換熱器的出水口相連接,熱水管的另一端與換熱器的進水口相連接,熱水管依次穿過發動機、變速箱的油底殼,輔助水泵布置在熱水管上,變壓器的兩端分別通過電力傳輸線與儲電器、電動機相連接,發電機、輔助水泵均通過電力傳輸線與儲電器相連接,控制器通過控制線分別與發電機、儲電器、輔助水泵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可以利用排氣余熱加熱機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熱水管在發動機油底殼內布置圖;
圖3為熱水管在變速箱油底殼內布置圖;
圖4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魯交測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魯交測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751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