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WiFi與LiFi混合型的通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72230.0 | 申請日: | 2017-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537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蔣偉楷;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114 | 分類號: | H04B10/114;H04B10/116;H04B10/50;H04B10/516;H04B1/00;H04M11/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偉斌;鄭永泉 |
| 地址: | 51145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收發裝置 調制解調裝置 可見光信號 雙向傳輸 本實用新型 原始信號 通信系統 傳輸 調出 轉換成射頻信號 接入信號 信號調制 通信 網線 發射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WiFi與LiFi混合型的通信系統,包括調制解調裝置、WiFi信號收發裝置和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調制解調裝置通過網線接入信號,并將接入的信號調制后分別傳輸給WiFi信號收發裝置和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并由WiFi信號收發裝置和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發射出去;所述WiFi信號收發裝置接收WiFi信號,再傳輸給調制解調裝置解調出原始信號;所述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也可以將接收到可見光信號轉換成射頻信號,再傳輸給調制解調裝置解調出原始信號,實現WiFi通信和LiFi通信的雙向傳輸。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在同一調制解調裝置上既能實現WiFi通信的雙向傳輸,也能LiFi通信的雙向傳輸,適用范圍廣、簡化結構、節省成本和適用性更強的有益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可見光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是一種基于WiFi與LiFi混合型的通信系統。
背景技術
可見光無線通信又稱“光保真技術”,英文名LightFidelity(簡稱LiFi)是一種利用可見光波譜(如燈泡發出的光)進行數據傳輸的全新無線傳輸技術。LiFi是運用已鋪設好的設備(無處不在的LED燈),通過在燈泡上植入一個微小的芯片形成類似于Access Point,簡稱AP(WiFi熱點)的設備,使終端隨時能接入網絡。LiFi是用可見光來實現無線通信,即利用電信號控制發光二極管(LED)發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閃爍信號來傳輸信息。
WiFi是一種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無線局域網(WLAN)的技術,通常使用2.4G或5G ISM射頻頻段。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協議的局域網稱為無線保真,甚至把WiFi等同于無線網際網絡(WiFi是WLAN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WiFi技術已經很普及,不過存在無線信號不穩定、上網速度慢、WiFi熱點太少而用的人也越來越多等問題,隨著用戶對無線互聯網需求的增長,可用的射頻頻譜正越來越少。而“LiFi”技術正好可以提升互聯網的覆蓋范圍,同時可見光頻譜的寬度達到射頻頻譜的一萬倍,所以可見光通信有更高的帶寬,數據傳輸速度更快。不過可見光無法穿透物體,如果接收器被阻擋,那么信號將被切斷。因此,通過結合WiFi和LiFi技術的通信方法也應運而生。現有技術中雖然也有WiFi和LiFi技術結合的通信系統及方法,但其往往結構上比較復雜,需要使用不同的調制解調裝置,LiFi技術和WiFi技術之間互相不協調,混合通信的技術不成熟、適用范圍小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同時解決WiFi與LiFi通信的不足問題,共用同一調制解調裝置,結構簡單、減少成本、實用性更強的基于WiFi與LiFi混合型的通信系統。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基于WiFi與LiFi混合型的通信系統,包括調制解調裝置、WiFi信號收發裝置和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所述調制解調裝置通過網線接入信號,并將接入的信號調制到高頻載波的射頻信號上,分別傳輸給WiFi信號收發裝置和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并由WiFi信號收發裝置發射出WiFi信號,同時由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轉換成可見光信號發射出去;所述WiFi信號收發裝置接收WiFi信號,再傳輸給調制解調裝置解調出原始信號;所述可見光信號收發裝置也可以將接收到可見光信號轉換成射頻信號,再傳輸給調制解調裝置解調出原始信號,實現WiFi通信和LiFi通信的雙向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722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