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預防合閘卡澀的接地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54840.8 | 申請日: | 2017-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768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31 |
| 發明(設計)人: | 蘆宇峰;夏小飛;黃輝敏;王飛風;蘇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H31/00 | 分類號: | H01H31/00 |
| 代理公司: | 南寧東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戴燕桃;巢雄輝 |
| 地址: | 530023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電管 豎直立柱 座體 導向桿 磁柱 下端 本實用新型 合閘 導向機構 接地開關 上端 導向件 鉸接 卡澀 空心柱體結構 變電站設備 動觸頭組件 靜觸頭組件 同軸布置 同軸設置 左右擺動 靜觸頭 插合 觸頭 預防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防合閘卡澀的接地開關,屬于變電站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導電管、豎直立柱、磁柱、導向機構和座體;所述磁柱安裝在所述豎直立柱頂端且與所述豎直立柱同軸布置,所述豎直立柱上端設有座體;所述導電管為空心柱體結構,其下端內部套設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上端與所述導電管的下端同軸設置;所述導向桿的下端與座體鉸接;所述導電管通過導向機構與座體鉸接,進行左右擺動;所述磁柱的頂端設有靜觸頭組件,所述導電管的頂端設有動觸頭組件。本實用新型利用靜觸頭導向件和動觸頭導向件配合,實現動觸頭和靜觸頭的順暢插合。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變電站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預防合閘卡澀的接地開關。
背景技術
地刀多附裝在隔離開關上,作為變電站一次廣泛使用的設備,以保護檢修人員人身安全和相關設備安全。若地刀接地失效,將會導致造成變電站相關線路切換、設備檢修工作無法按期進行,嚴重時會危及一次設備運行安全和檢修人員人身安全,現有技術中的地刀發生合閘過程中地刀管旋轉至剛合位置時,出現操作力瞬間增大,向上滑動時出現卡澀現象,不能有效完成動觸頭向上插入靜觸頭動作。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預防合閘卡澀的接地開關,結構簡單,使動觸頭和靜觸頭可以有效順暢的完成插合動作。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防合閘卡澀的接地開關,包括導電管、豎直立柱、磁柱、導向機構和座體;所述磁柱安裝在所述豎直立柱頂端且與所述豎直立柱同軸布置,所述豎直立柱上端設有座體;所述導電管為空心柱體結構,其下端內部套設有導向桿,所述導向桿的上端與所述導電管的下端同軸設置;所述導向桿的下端與座體鉸接;所述導電管通過導向機構與座體鉸接,進行左右擺動;所述磁柱的頂端設有靜觸頭組件,所述導電管的頂端設有動觸頭組件。
進一步的,在所述導向桿上設有多個豎直排列的滾輪,滾輪中心轉軸固定在所述導向桿上,所述滾輪的兩側邊緣穿過所述導向桿并與所述導電管內壁接觸;將傳統的滑動連接方式改為豎直排列,規避了滑動摩擦結構在地刀剛合位置時,導電管內壁與導向桿處接觸的不良狀況,改善傳動結構的受力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滾輪包括均勻間隔布置的橫向導向滾輪和縱向導向滾輪,所述橫向導向滾輪的中心轉軸和縱向導向滾輪的中心轉軸垂直;在兩個方向對導電管的內壁進行支撐,受力均勻,降低摩擦力的影響。
進一步的,兩個所述橫向導向滾輪或兩個所述縱向導向滾輪之間的最長距離為導程,所述導程為550mm;在地刀剛合位置,導電管內壁與導向桿受力面接觸,能避導向桿倒角位置,此時受力狀況明顯改善。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機構包括滑塊、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所述滑塊套設在所述導電管下部,所述第一桿體的一端與所述滑塊鉸接,所述第一桿體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桿體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二桿體的另一端與所述座體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管處于豎直方向時,所述第一桿體與導電管之間的夾角范圍為56°-57°;能相應的減小壓力角,有效的增加導電管的向上驅動力。
進一步的,所述靜觸頭組件包括靜觸頭和位于靜觸頭兩側的靜觸頭導向件;所述動觸頭組件包括動觸頭和動觸頭導向件;所述靜觸頭上設有與動觸頭形狀大小對應的凹槽,所述靜觸頭導向件之間的寬度與動觸頭導向件的外側寬度對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預防合閘卡澀的接地開關,利用靜觸頭導向件和動觸頭導向件配合,實現動觸頭和靜觸頭的順暢插合,利用配合的動觸頭導向件和靜觸頭導向件的導向作用,避免由于導電管出現輕微彎曲變形,造成地刀合閘卡澀現象的發生。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5484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