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纖式防溢油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28751.6 | 申請日: | 2017-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566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康立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厚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92 | 分類號: | G01F23/29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嵌入方式 光纖連接器 光柵 光源器 本實用新型 光纖接收器 內保護層 油檢測 防溢 檢測靈敏度 外保護層 現有裝置 溢油檢測 精準度 纖芯 檢測 外部 改進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溢油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式防溢油檢測裝置,包括:光源器、光纖、光纖連接器;所述光源器設置在光纖的一端,且光源器與光纖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光纖的連接處設置有光纖連接器,且光纖與光纖連接器通過嵌入方式向連接;所述光柵設置在光纖的外部,且光柵與光纖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光柵位于液面的上方;所述光纖接收器設置在光纖的另一端,且光纖接收器與光纖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內保護層位于外保護層的內部,且纖芯位于內保護層的內部。本實用新型通過結構上的改進,具有檢測靈敏度高,檢測精準度高,適用范圍廣,實用性強的優點,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現有裝置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溢油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式防溢油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溢油智能監測報警系統是采用接觸式光學監測方法,可以全天候監測水面溢油,精度高,運行穩定,維護簡單。廣泛應用于港口海灣、碼頭、油碼頭、船塢、機場、軍事基地、石油煉化和混合工廠、化工產品生產設備管道,儲油平臺和鉆井臺等行業場所。可以對突發性溢油事故做到及時早發現、快速反應、科學決策、減少所失、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在實際應用中提高相關職能部門的溢油監測能力,對于降低事故風險,保護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液位溢油檢測裝置是油庫、加油站、化工廠等爆炸危險場所的必備設施,當罐裝液位升至傳感器所在高度時,發出聲光報警,提醒工作人員注意,以避免過量充裝,有效的預防了充裝時溢出的事故。
目前,國內傳統的液位測量設備主要面向液位變化的持續監測,而且在油品溢出控制這一領域,缺少低成本、操作簡便且高穩定性的無電檢測方式的防溢油控制系統,市場上基本都是通過組態進行系統控制,這樣即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時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且對維護人員的技術能力要求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纖式防溢油檢測裝置,以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國內傳統的液位測量設備主要面向液位變化的持續監測,而且在油品溢出控制這一領域,缺少低成本、操作簡便且高穩定性的無電檢測方式的防溢油控制系統,市場上基本都是通過組態進行系統控制,這樣即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時使其使用受到限制,且對維護人員的技術能力要求較的問題和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方案所達成:
一種光纖式防溢油檢測裝置,包括:光源器、光纖、光纖連接器、光纖接收器、液面、光柵、外保護層、內保護層、纖芯;所述光源器設置在光纖的一端,且光源器與光纖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光纖的連接處設置有光纖連接器,且光纖與光纖連接器通過嵌入方式向連接;所述光柵設置在光纖的外部,且光柵與光纖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光柵位于液面的上方;所述光纖接收器設置在光纖的另一端,且光纖接收器與光纖通過嵌入方式相連接;所述內保護層位于外保護層的內部,且纖芯位于內保護層的內部。
優選的,所述光纖在液面的下部呈U形狀彎曲。
優選的,所述檢測裝置由光纖與光柵通過光纖連接器連接組合而成。
優選的,所述光纖與光柵的連接處需去除外保護層。
優選的,所述光柵的外壁直接與液面相接處。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本實用新型光纖在液面的下部呈U形狀彎曲的設置,U形狀彎曲使光纖不至于斷裂,減小了光信號傳導不良的現象,提高了傳輸效率。
2、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由光纖與光柵通過光纖連接器連接組合而成的設置,根據安裝環境需要可進行自由拼接組合,能夠適用于不同的安裝環境,增強了裝置的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厚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厚科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287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