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秸稈捆扎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18627.1 | 申請日: | 2017-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783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友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利川隆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F15/00 | 分類號: | A01F15/00;A01F1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5400 湖北省恩施土家***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捆扎 側板 傳送帶 秸稈 傳送 底座 捆扎裝置 轉動連接 伸縮桿 支撐架 壓架 底座頂部 固定橫架 連接螺柱 外側殼體 轉動軸承 自動整理 連接桿 散開 底端 滾軸 松脫 焊接 轉動 結實 | ||
一種秸稈捆扎裝置,包括傳送底座,所述傳送底座頂部通過轉動滾軸轉動連接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底座一側連接有下捆扎架,所述下捆扎架通過轉動軸承轉動連接有上捆扎架,所述上捆扎架的另一端焊接有捆扎壓架,所述傳送底座的外側殼體通過連接螺柱連接有支撐架,且支撐架頂端通過固定橫架連接有伸縮桿,且伸縮桿的底端與捆扎壓架連接,所述傳送帶的兩側通過連接桿分別連接有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其首先通過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可以將傳送帶上的秸稈進行自動整理對其,從而使得在對秸稈捆扎時更加結實,不會松脫散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捆扎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秸稈捆扎裝置。
背景技術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也是一種粗飼料。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 (30%-40%),并含有木質素等。木質素纖維素雖不能為豬、雞所利用,但卻能被反芻動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秸稈捆扎裝置就是秸稈的收集裝置,傳統的秸稈捆扎裝置結構較為簡單,在進行捆扎時操作麻煩,工作效率較低,且工作強度大,同時捆扎的秸稈不夠整齊,容易松脫散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秸稈捆扎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秸稈捆扎裝置,包括傳送底座,所述傳送底座頂部通過轉動滾軸轉動連接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底座一側連接有下捆扎架,所述下捆扎架通過轉動軸承轉動連接有上捆扎架,所述上捆扎架的另一端焊接有捆扎壓架,所述傳送底座的外側殼體通過連接螺柱連接有支撐架,且支撐架頂端通過固定橫架連接有伸縮桿,且伸縮桿的底端與捆扎壓架連接,所述傳送帶的兩側通過連接桿分別連接有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所述下捆扎架一端焊接有熱塑架,所述捆扎壓架底部設有加熱器,所述上捆扎架和下捆扎架內部均通過環形凹槽嵌入有捆扎塑膠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上捆扎架和下捆扎架均為半圓形結構,且上捆扎架和下捆扎架的內徑相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捆扎壓架底部的加熱器與熱塑架的位置相互對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構成一個V型結構,且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關于傳送帶的中線相互對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所述連接桿共連接有四個,且四個連接桿關于傳送底座一一對應。
本實用新型中,首先通過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第一整理側板和第二整理側板可以將傳送帶上的秸稈進行自動整理對其,從而使得在對秸稈捆扎時更加結實,不會松脫散開,同時更加美觀,從而提高該秸稈捆扎裝置的品質,增大了市場的競爭力,其次,通過設有加熱器和熱塑架,可以自動進行捆扎,從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減輕了工作的強度,增強了該秸稈捆扎裝置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秸稈捆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秸稈捆扎裝置的傳送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秸稈捆扎裝置的捆扎架結構示意圖。
圖例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利川隆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利川隆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186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