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冰蓄冷節能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11286.5 | 申請日: | 2017-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151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鳳飛;周對奎;胡德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高菱蓄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3/20;F24F11/89;F24F13/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睿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伍見 |
| 地址: | 215168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經***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量調節 連接管 第二殼體 流體管道 溫度傳感器 節能設備 控制器電 體內 冰蓄冷 風扇 冰室 殼體 豎直 網板 蓄水池 本實用新型 控制器連接 第一殼體 電機驅動 控制器 連通 電機 電源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冰蓄冷節能設備,包括殼體、控制器以及與控制器連接的電源,殼體內設一豎直的網板,網板將殼體分為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內設有多個風扇,每個風扇均由一個電機驅動,電機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第二殼體上方連接有蓄冰室,第二殼體的下方連接有蓄水池,蓄冰室與蓄水池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與多個流體管道連通,流體管道沿豎直方向設在第二殼體內,流體管道內設有溫度傳感器,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內分別設有第一流量調節計和第二流量調節計,溫度傳感器、第一流量調節計和第二流量調節計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蓄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冰蓄冷節能設備。
背景技術
冰蓄冷技術是利用夜間低谷負荷電力制冰儲存在蓄冰裝置中,白天融冰將所儲存冷量釋放出來,減少電網高峰時段空調用電負荷及空調系統裝機容量。
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空調是室內調節溫度的必需品,在炎熱的夏天,空調可以調節室內高溫,使人感到涼爽舒適,特別是在入睡的這段時間,天氣太熱很難入睡,經過空調對空氣的調節后可以使人快速入睡,但空調耗電量相當大,且現有空調大多還是采用氟利昂制冷,對大氣造成破壞,無法保護大氣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冰蓄冷節能設備,其結構簡單、操作便捷、節能環保。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冰蓄冷節能設備,包括殼體、控制器以及與控制器連接的電源,殼體內設一豎直的網板,網板將殼體分為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內設有多個風扇,每個風扇均由一個電機驅動,電機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第二殼體上方連接有蓄冰室,第二殼體的下方連接有蓄水池,蓄冰室與蓄水池分別通過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與多個流體管道連通,流體管道沿豎直方向設在第二殼體內,流體管道內設有溫度傳感器,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內分別設有第一流量調節計和第二流量調節計,溫度傳感器、第一流量調節計和第二流量調節計分別與控制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蓄冰室設有一用于取放冰塊的開口,蓄冰室的內壁上設有保溫層。
進一步地,流體管道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溫材料。
進一步地,蓄水池的下方連接有多個萬向輪。
進一步地,蓄水池的外部連接有顯示器,顯示器與溫度傳感器電連接。
進一步地,風扇正對流體管道設置。
進一步地,殼體包括框架以及設在框架內的金屬網。
進一步地,網板為沖孔網板。
借由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通過設置風扇和與蓄冰室連通的流體管道,利用風扇將熔化后的冰水的熱量吹到房間中,可大大降低室內的空氣溫度。且由于蓄冰室位置設置的合理性,不需要水泵抽水,利用重力作用完成冰水流入流體管道中的動作,節約了能量。由于第一流量調節計和第二流量調節計的設置,當流體管道內的充滿水后,可控制冰水儲存在流體管道內,當其溫度升高至一定程度后,使水流入蓄水池,有效且充分的利用了冰水的能量。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冰蓄冷節能設備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冰蓄冷節能設備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沖孔網板;2-風扇;3-蓄冰室;4-蓄水池;5-第一連接管;6-第二連接管;7-流體管道;8-保溫棉;9-保溫層;10-萬向輪;11-顯示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高菱蓄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高菱蓄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1128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