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09950.2 | 申請日: | 2017-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861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新忠;甘嵩;馮祥遠;王超;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吉信多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6/24 | 分類號: | 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管 加熱裝置 緊固件 隔熱件 一體式結構 凹腔 本實用新型 安裝工藝 環形結構 加熱效果 加熱效率 內部設置 受力不均 壓接固定 電陶爐 光波爐 包覆 支架 | ||
一種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管和支架,其特征在于:加熱裝置還包括隔熱件和緊固件,緊固件為一體式結構,隔熱件的內部設置有放置加熱管的凹腔;加熱裝置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加熱管,加熱管為環形結構,緊固件至少包覆加熱管的圓形截面的一部分從而把加熱管壓接固定在凹腔內。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隔熱件解決了現有現有加熱裝置加熱效果差、加熱效率低的問題;通過設置一體式結構的緊固件解決了現有電陶爐或光波爐內的加熱管安裝工藝復雜、工序較多、受力不均、成本較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家電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加熱裝置,主要用于光波爐或電陶爐等整機內部的加熱來實現對食物的加熱烹飪。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的光波爐或電陶爐等整機主要用于廚房烹飪領域來滿足人們的烹飪需求,因其具有發熱快、熱效率高、不挑鍋等優勢而備受人們的喜愛;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過在光波爐或電陶爐的內部設置可發熱的加熱管來實現對實物的加熱烹飪,現有的加熱管均為管狀結構,管狀結構的內部設置有發熱絲,發熱絲為發熱源,發熱絲能迅速形成高達300度以上的溫度,具有升溫快的效果。現有的電陶爐或光波爐等整機內部的加熱管主要采用一個獨立的緊固件來壓接固定加熱管的一個位置,單個加熱管需要多個緊固件來實現對加熱管的多個不同位置的壓接固定,緊固件主要用螺釘鎖接在支架上并實現對加熱管的壓接固定,工藝比較復雜,且成本較高;當電陶爐或光波爐等整機內部設置有多個加熱管時,此時多個加熱管需要多個緊固件實現對多個加熱管的多個不同位置的壓接固定,導致加熱管安裝的工藝復雜、工序較多、成本較高;且多個緊固件壓接固定在加熱管的多個不同位置難以保證加熱管整體的平穩性,導致加熱管壓接固定后存在翹曲的現象,容易導致加熱管受力不均勻,加熱管在工作較長時間后容易出現破損的問題,降低了加熱管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熱裝置,主要解決現有電陶爐或光波爐等整機內的加熱管安裝工藝復雜、工序較多、成本較高的問題;且解決現有加熱裝置加熱效果差、加熱效率低的問題;解決現有加熱管安裝固定存在受力不均容易導致加熱管破損的問題,且提高加熱管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管和支架,加熱裝置還包括隔熱件和緊固件,緊固件為一體式結構,隔熱件的內部設置有放置加熱管的凹腔;加熱裝置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加熱管,加熱管為環形結構,緊固件至少包覆加熱管的圓形截面的一部分從而把加熱管壓接固定在凹腔內。
前述的一種加熱裝置,所述凹腔的側面設置有避空位,緊固件至少過盈包覆加熱管的圓形截面的下部的一部分,且緊固件的兩端卡接在避空位內從而把加熱管壓接固定在凹腔內。
前述的一種加熱裝置,所述緊固件至少包覆加熱管的圓形截面的上部的一部分,且緊固件與隔熱件之間設置螺釘固定連接從而把加熱管壓接固定在凹腔內。
前述的一種加熱裝置,所述支架與隔熱件之間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可伸縮的彈簧。
前述的一種加熱裝置,所述加熱管為光波管或碳素管或碳纖維管或鹵素管其中的一種。
一種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管和支架,加熱裝置還包括隔熱件,隔熱件的內部設置有放置加熱管的凹腔;凹腔的底部端面設置有與加熱管形狀對應的包覆部,包覆部至少包覆加熱管的圓形截面的下部的一部分;加熱管與隔熱件之間采用耐高溫的膠水粘結固定;加熱裝置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加熱管,加熱管為環形結構;加熱管為光波管或碳素管或碳纖維管或鹵素管其中的一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方案通過設置隔熱件,隔熱件設置凹腔,加熱管固定在凹腔內,隔熱件實現對加熱管發出的熱量起到隔熱的作用,使得加熱管的熱量集中在凹腔區域,防止熱量散失到隔熱件的外部,保證了熱量的集中,實現加熱裝置的加熱效率快、加熱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吉信多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吉信多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099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