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將成型產品的內側卡扣與頂桿分開的內抽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500511.5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158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立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精衛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集***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頂桿 傾斜滑槽 驅動裝置 卡扣 垂直滑塊 滑動接合 水平滑塊 成型產品 水平滑軌 本實用新型 方向移動 驅動連接 相反兩側 相向移動 上端 下端 下模 模具 驅動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將成型產品的內側卡扣與頂桿分開的內抽機構,布置在模具的下模中,其中,所述內抽機構包括一水平滑軌、一水平滑塊、一垂直滑塊、二頂桿和一驅動裝置,所述水平滑塊滑動接合在所述水平滑軌上,其一端與所述驅動裝置驅動連接,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傾斜滑槽,所述垂直滑塊的下端滑動接合在所述第一傾斜滑槽中,其上端相反兩側各具有一第二傾斜滑槽,所述頂桿一端滑動接合在所述第二傾斜滑槽中,另一端抵靠所述卡扣,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水平滑塊向所述驅動裝置方向移動,使得所述垂直滑塊沿所述第一傾斜滑槽下滑,進而使所述二頂桿相向移動,以實現所述頂桿與所述卡扣分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將成型產品的內側卡扣與頂桿分開的內抽機構。
背景技術
在一些復雜產品的注塑成型中,例如圖1所示的成型產品2,其包括大致錐形的主體部分21和在所述主體部分內側上的卡扣22,當開模后,需要先將卡扣22和頂針分開,才能夠將成型產品2整體頂出。因此,需要專門設計一種用于將成型產品的內側卡扣與頂桿分開的內抽機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用于將成型產品的內側卡扣與頂桿分開的內抽機構,以解決具有內側卡扣的成型產品的頂出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將成型產品的內側卡扣與頂桿分開的內抽機構,布置在模具的下模中,其中,所述內抽機構包括一水平滑軌、一水平滑塊、一垂直滑塊、二頂桿和一驅動裝置,所述水平滑塊滑動接合在所述水平滑軌上,其一端與所述驅動裝置驅動連接,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傾斜滑槽,所述垂直滑塊的下端滑動接合在所述第一傾斜滑槽中,其上端相反兩側各具有一第二傾斜滑槽,所述頂桿一端滑動接合在所述第二傾斜滑槽中,另一端抵靠所述卡扣,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水平滑塊向所述驅動裝置方向移動,使得所述垂直滑塊沿所述第一傾斜滑槽下滑,進而使所述二頂桿相向移動,以實現所述頂桿與所述卡扣分開。
進一步地,所述垂直滑塊包括一底座和二垂直桿,所述底座滑動接合在所述水平滑塊的所述第一傾斜滑槽中,所述二垂直桿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上端分別設有所述第二傾斜滑槽。
更進一步地,所述底座與所述垂直桿的固定結構具體為:所述底座上端具有“凸形”槽,所述垂直桿下端兩側具有“一”字槽,通過所述“一”字槽與所述“凸形”槽的接合,所述垂直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氣缸。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在開模過程中自動將產品的卡扣與頂針分開,以便于產品順利從下模脫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成型產品的立體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內抽機構的立體圖;
圖3是圖2所示的內抽機構的垂直滑塊的分解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有附圖。這些附圖為本實用新型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圖中的組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精衛模具有限公司,未經廈門精衛模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5005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左前門把手注塑模具
- 下一篇:后模內滑塊抽芯機構及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