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油壓缸的改良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97008.9 | 申請日: | 201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736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洪榮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洪榮良 |
| 主分類號: | F15B15/14 | 分類號: | F15B15/14;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張應 |
| 地址: | 中國臺灣嘉義縣民***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壓缸 油路控制裝置 改良結構 油壓缸管 逆止閥 底座 本實用新型 底座內部 調壓閥門 回油閥門 壓力超過 主要構件 手柄組 荷重 螺合 失速 心軸 組設 改良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壓缸的改良結構,其由一油壓缸底座、一油壓缸管、一手柄組及一油路控制裝置等主要構件組設而成,其以油壓缸底座下螺合有油壓缸管,而其底座內部設有油路控制裝置,當作用于手柄組時,可使內部產生汲油及擠油的作用,以帶動心軸作位移;其改良在于:上述該油路控制裝置分別由汲油逆止閥、高壓逆止閥、回油閥門及調壓閥門所共同組成,實施時,可避免當壓力超過所設的荷重,進而產生的失速現象。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壓缸的改良結構,主要是針對一種油壓缸內部的油路控制裝置,其具有避免壓力過大而產生失速的創新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目前業內一種可便于拆組油壓調節閥與提升鉤爪強度的結構設計,主要是在油壓缸供外殼套設的環座上開設一恰供外殼插置的環溝槽,該環溝槽的深度略大于供油壓調整閥調整螺栓螺設的閥孔的深度,借此當調節螺栓鎖設于閥孔內時,其栓體上供防泄O形環固定的凸環與閥孔由于呈相互容置配合,故在油槽殼套嵌插入環座的環溝槽后,該油槽殼套恰略伸入閥孔,利用栓體的凸環將調節螺栓擋設于閥孔中定位,而拆卸時松脫外殼即可,相當的簡易又快速;又,鉤爪供樞接片樞接的位置處呈一凸出鉤爪內緣邊的半圓狀凸緣,使該樞接孔的位置可偏移至凸緣內,而令該樞接孔外側的鉤爪厚度增加,進而可提升該類鉤爪的受力強度;上述拔輪器裝置盡管具備其基本功能要求,但在對調壓閥門其所設位置有泄露的疑慮,當施以的壓力大于所設的荷重標準時,油壓則會由所設的調壓閥門回油至油槽內,進而影響管內壓力而產生失速的現象,使其在操作上是一大不便利之處,在此情況下實是有必要提出具體改善結構,以期在不影響管內壓力的情況下泄去多于的壓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壓缸的改良結構,其通過整體內部設有油路控制裝置,在施加壓力的情況下能夠避免回油現象,以達到增加穩定性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為求達成上述目的,其具體實行的技術手段及方案如下:
為達增加穩定性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油壓缸的改良結構,其由油壓缸底座、油壓缸管、唧筒、油筒、手柄組及油路控制裝置等主要構件組設而成,其以油壓缸底座下螺合有油壓缸管,而其底座內部設有油路控制裝置,其上設有唧筒、油筒及手柄組,當作用于手柄組時,可使內部產生汲油及擠油的作用,以帶動心軸作位移;上述該油路控制裝置分別由汲油逆止閥、高壓逆止閥、回油閥門及調壓閥門所共同組成,該汲油逆止閥經由油筒內吸油進入高壓逆止閥,再使其進入油壓缸管內,而該回油閥門則可使油壓缸管內油料回到油筒,該調壓閥門可使欲進入高壓逆止閥的油料回到汲油逆止閥或油筒內。
該油壓缸的改良可改善因使用者施以大于油壓缸所設的荷重時,可將欲進入油壓缸管的油料提前進入調壓閥門,作以循環動作,具有增加心軸荷重的穩定性,進而達到安全操作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的前視剖面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部份結構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的前視剖面作動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部份結構的側視剖面作動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油壓缸底座
(2)油壓缸管
(21)心軸
(3)唧筒
(4)油筒
(5)手柄組
(6)油路控制裝置
(61)汲油逆止閥 (62)高壓逆止閥
(63)回油閥門 (64)調壓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洪榮良,未經洪榮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9700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磁閥箱
- 下一篇:一種抗偏載的非接觸式密封液壓伺服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