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感知錨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81085.5 | 申請日: | 201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380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汪方勇;孫義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筑镹營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74 | 分類號: | E02D5/74;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錨桿 光纖 墻體 嵌置槽 感知 本實用新型 膠水粘結 技術方案要點 嵌置 外壁 注漿 檢測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感知錨桿,屬于錨桿領域,旨在提供一種感知錨桿,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錨桿,錨桿外壁上沿錨桿的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光纖,錨桿上開設有若干條供光纖嵌置的嵌置槽,光纖通過膠水粘結在嵌置槽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光纖通過膠水粘結在錨桿的嵌置槽內,從而當操作者將錨桿插入墻體并對墻體注漿后,光纖便隨著錨桿插入在墻體內,進而可以實時準確的對墻體內部的加固情況進行檢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錨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感知錨桿。
背景技術
目前,錨固技術是建筑工程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最大的優點是能夠使用抗拉材料(例如水泥漿)來加強墻體自身的穩定性。與傳統的襯砌結構相比,它屬于一種主動控制措施,保證墻土體內部應力場不受干擾,是一種先進的技術手段。
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3702205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抗剪力注漿錨桿,它由副桿體和主桿體連接組成,副桿體是一段高強無縫鋼管,高強無縫鋼管的孔外端加工有螺紋,并設有托盤和螺母,所述的主桿體是在柔性管上每間隔一定距離設有若干注漿孔,注漿孔處設有鋼絞線支架,在柔性管上纏繞有鋼絞線成為繩索狀,注漿孔處的鋼絞線被鋼絞線支架撐開形成注漿縫隙,副桿體和主桿體連接時,柔性管插進高強無縫鋼管中并相互聯通,鋼絞線連接在高強無縫鋼管的端部,從而使副桿體和主桿體連接成一體。但是這種錨桿無法準確實時的反應墻體內部的加固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感知錨桿,其優點在于:可以準確實時的反應墻體內部的加固情況。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感知錨桿,包括錨桿,所述錨桿外壁上沿錨桿的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光纖,所述錨桿上開設有若干條供光纖嵌置的嵌置槽,所述光纖通過膠水粘結在嵌置槽內。
通過上述方案,光纖通過膠水粘結在錨桿的嵌置槽內,從而當操作者將錨桿插入墻體并對墻體注漿后,光纖便隨著錨桿插入在墻體內,從而可以實時準確的對墻體內部的加固情況進行檢測。
進一步的,所述嵌置槽的槽口處設有限制光纖移出嵌置槽的擋桿,所述擋桿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嵌置槽沿長度方向的兩個槽壁上,所述擋桿沿嵌置槽的長度方向設有多個。
通過上述方案,擋桿將光纖限制在了嵌置槽內,從而減小了光纖與膠水分離后,光纖落出嵌置槽的可能,進而減小了光纖損壞的可能,提高了感知錨桿的結構穩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錨桿外套設有灌漿筒,所述灌漿筒的頂部朝向墻外,所述灌漿筒的頂部穿設有注漿管和排氣管,所述注漿管延伸向灌漿筒底部且與灌漿筒底部之間設有間隙,所述排氣管的外壁上開設有若干氣孔。
通過上述方案,感知錨桿插入墻體內后,操作者可以通過注漿管向感知錨桿周緣注漿,此時排氣管以及排氣管外壁上的若干氣孔可以將灌漿筒內的氣體排出,從而便于水泥漿注滿灌漿筒,從而快速便捷的對感知錨桿進行加固。
進一步的,所述灌漿筒的外壁上開設有若干溢漿孔。
通過上述方案,操作者水泥漿注入到灌漿筒內時,部分水泥漿可以通過溢漿孔溢出并分散至墻體內,從而將感知錨桿和墻體穩定的連接起來,大大加強了墻體的結構穩定性。
進一步的,所述錨桿延伸出墻體的一端設有保護筒,所述保護筒朝向錨桿的一端開設有大于錨桿直徑的通孔,所述保護筒通過連接件連接在錨桿上,所述光纖朝向保護筒的一端穿出保護筒遠離錨桿的一端。
通過上述方案,需要延伸出墻體的光纖可以穿過保護筒后再延伸出墻體,從而保護了感知錨桿靠近墻體外壁一端的光纖,進而減少操作者注漿過程中損傷到光纖的可能。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包括沿錨桿徑向開設在錨桿上的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穿設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均穿設出保護筒的外壁,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均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栓,所述鎖緊螺栓與保護筒的外壁相抵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筑镹營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筑镹營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810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