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向觀察窗口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79455.1 | 申請日: | 2017-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014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杜開榮;赫玉琢;顏菲;易夢根;吳適之;馬仁旺;李衡;楊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重工中南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7/00 | 分類號: | G02B7/00;G02B27/02;G03B37/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彭婭 |
| 地址: | 443005***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向 觀察 窗口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電設備的觀察窗口結構,特別是一種全向觀察窗口結構。
背景技術
觀察窗口是透光的,需保護玻璃,通常為石英或硅、鍺等材質的玻璃,能起到防塵、防雨水、鹽霧的目的。對用于水下的觀察窗口產品,需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并且需要密封,玻璃厚度也必須滿足耐壓要求。保護玻璃的形狀可以是平板、球面、柱面的,最實用的為平面玻璃窗罩,加工簡單,成本低,入射光線經兩次折射后再出玻璃,圖像無畸變,光學原理可行。球面可以大視場角度觀察,符合透鏡的光學原理,但加工成本高,特殊場合使用;柱面玻璃成形加工方便,可以四周無遮擋,但不符合光學成像機理,特殊應用需復雜光學補償及圖像軟件處理,但仍存在圖像畸變,一般不推薦使用。
傳統觀察儀器要做到360°方位觀察(俯仰一般為有限角度,如-10°~60°),只需殼體(桿體)轉動,有一塊保護玻璃即可,如圖6中所示,此時圖像傳感器與殼體一同轉動。但是該結構的旋轉軸需設置外置動密封,做到氣密、水密,結構復雜,重量尺寸大,特別是水下耐壓密封,動密封存在滲水的風險。
若采用球面玻璃,頂置,殼體不動,內部傳感器轉動的方案,可以做到360°無遮擋觀察,這又分2種情況,一是半球,只能看到俯仰0°以上的景物,如圖7中所示。二是超半球,可以看到負角度,如-10°,如圖8中所示,但半球加工較難,特別是超半球,存在磨頭的伸入、裝夾等諸多難題,異常困難,加工成本高,光學指標滿足難,要達到光潔度、厚度均勻的程度非常困難,使用很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向觀察窗口結構,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殼體外轉動密封不可靠或者半球玻璃窗罩加工困難的技術問題,能夠做到全向無遮擋的觀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向觀察窗口結構,它包括:
固設的殼體,殼體上沿周向設有多個玻璃窗罩;
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之間水平布置,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設置在可旋轉的框型方位軸上,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通過俯仰驅動機構與框型方位軸連接。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殼體頂部封閉,沿殼體的周向均布多根固定筋,固定筋在殼體側面形成多個觀察窗口,玻璃窗罩密封固定安裝在固定筋之間。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觀察窗口為梯形,玻璃窗罩相應的也為梯形,在固定筋上設有燕尾槽,玻璃窗罩鑲嵌在固定筋之間,并通過插入到燕尾槽內的壓框壓緊,在壓框的下端通過定位螺釘與殼體固定連接。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觀察窗口的寬度大于固定筋的寬度。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觀察窗口為4~8個。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為可見光圖像傳感器或紅外圖像傳感器。
優選的方案中,俯仰驅動機構的結構為:所述的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并列布置,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的兩側通過銷軸與框型方位軸連接,銷軸通過第一傳動機構與固設在框型方位軸的俯仰電機連接。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傳動機構中,鋼帶輪與銷軸固定連接,驅動輪與俯仰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鋼帶輪與驅動輪通過鋼帶連接。
優選的方案中,在框型方位軸的上端與下端設有轉軸,上端的轉軸與殼體的頂部可轉動的連接,下端的轉軸與方位軸支板可轉動的連接,方位軸支板與殼體固定連接。
優選的方案中,轉軸與方位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全向觀察窗口結構,通過采用殼體靜止,多個可旋轉和俯仰調節的傳感器的方案,能夠可靠的獲得全景圖像。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無動密封結構,全部靜密封,可靠性高。
2、整體重量輕,有利于搭載安裝。
3、轉動重量輕,慣量小,與轉動殼體的結構相比,可減小電機功率,降低功耗,提高定位速度和精度。
4、整體高度較矮,滿足特殊要求的場合。
5、便于加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半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向示意圖。
圖3為圖2的B-B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傳感器轉動到各個角度時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左傳感器和右傳感器的驅動結構示意圖。
圖6為現有技術中轉動殼體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現有技術中半球面窗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現有技術中超半球面窗罩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重工中南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船重工中南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794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