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山地光伏電站支架型式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71045.2 | 申請日: | 2017-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990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秦俊華;黃華;繆立飛;顧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通光昌隆電力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20/10 | 分類號: | H02S20/10;F24S25/70;F24S2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華 |
| 地址: | 2261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地 電站 支架 型式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山地光伏電站支架型式,包括第一斜梁、第二斜梁以及前后設置的兩排立柱,第一斜梁的一端伸入第二斜梁內,第二斜梁的外側設有第一調節旋鈕,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頂部分別通過檁條固定有光伏組件,第一斜梁的底部連接有第一調節桿,第二斜梁的底部連接有第二調節桿,第一調節桿的底部伸入其中一排立柱內,第二調節桿的底部伸入另一排立柱內,立柱的外側設有第二調節旋鈕,立柱的底部設有可拆卸的基座。該支架型式通過調節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適應不同高度的搭設要求,同時通過調節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將基座固定在山地相對平整的面上,能夠有效降低山地區域光伏電站搭設的難度和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伏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山地光伏電站支架型式。
背景技術
太陽能在新能源的利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隨著太陽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光伏電站已從平原地區逐漸向丘陵和山地等高難度搭設的地域推進。傳統的光伏電站為了適應平原的搭設要求,通常采用地栓的固定型式,雖然具有極高的定位效果,但由于山地區域多以巖石或砂石地貌為主,鉆柱以及尋找平地面的難度相當大,造成安裝維護和使用中的諸多問題,搭設成本也隨之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山地光伏電站支架型式,以降低山地區域的光伏電站搭設難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山地光伏電站支架型式,包括第一斜梁、第二斜梁以及前后設置的兩排立柱,第一斜梁的一端伸入第二斜梁內,并設有限位槽,第二斜梁的外側設有與限位槽配合的第一調節旋鈕,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的頂部分別通過多根水平設置的檁條固定有光伏組件,第一斜梁的底部通過三角連接件連接有第一調節桿,第二斜梁的底部通過三角連接件連接有第二調節桿,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上均設有滑槽,第一調節桿的底部伸入其中一排立柱內,第二調節桿的底部伸入另一排立柱內,立柱的外側設有與滑槽配合的第二調節旋鈕,立柱的底部通過螺紋段設有可拆卸的基座。
所述基座包括L型板,L型板的水平部上設有與螺紋段配合的套筒,L型板的水平部和垂直部上均設有多個安裝孔。
所述L型板的水平部與垂直部之間、套筒的兩側對稱設有斜撐。
所述斜撐的兩端與L型板焊接固定。
所述三角連接件的兩個頂角通過螺栓與第一斜梁或第二斜梁固定連接,三角連接件的底角與第一調節桿或第二調節桿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架型式通過調節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適應不同高度的搭設要求,同時通過調節第一斜梁和第二斜梁將基座固定在山地相對平整的面上,能夠有效降低山地區域光伏電站搭設的難度和成本,操作的靈活性好,結構簡單,穩定性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光伏組件,2、第一斜梁,21、限位槽,3、第二斜梁,31、第一調節旋鈕,4、檁條,5、第一調節桿,51、第二調節桿,52、滑槽,6、立柱,61、第二調節旋鈕,62、螺紋段,7、L型板,71、安裝孔, 8、套筒,9、斜撐,10、三角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通光昌隆電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通光昌隆電力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710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