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壓心肺復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44595.5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5987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嘉志;陳心語;李嘉偉;崔嘉晗;張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嘉志 |
| 主分類號: | A61H31/00 | 分類號: | A61H3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 |
| 地址: | 527400 廣東省云浮***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塞機構 本實用新型 單向氣門 氣缸 第一管道 底座 心肺復蘇裝置 上下運動 吸附 把手 吸盤 醫療器械領域 病人胸部 成對使用 控制活塞 手握把手 向上運動 向下運動 彈性件 氣缸排 手指扣 負壓 拉桿 下端 胸腹 腹部 貫穿 應用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提壓心肺復蘇裝置,包括底座和把手,把手與底座之間布置有氣缸,氣缸內布置有活塞機構,氣缸下端布置有單向氣門,底座中貫穿有若干個第一管道,各第一管道的一端均通向單向氣門,各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均布置有吸盤。本實用新型通過設計活塞機構和單向氣門緊緊吸附在病人胸部或腹部,活塞機構上下運動可將空氣從氣缸排出,單向氣門可保持住裝置與病人胸腹之間的負壓;使用時手握把手,手指扣動拉桿即可帶動活塞機構向上運動,氣缸內的彈性件控制活塞機構向下運動,從而活塞機構完成上下運動;本實用新型既可成對使用,也可單個使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便捷,使用時便于控制吸附力度,可廣泛應用于醫療器械領域。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提壓心肺復蘇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胸外按壓式心肺復蘇術最常用的方法,常規做法是在胸前區下1/3中央以30:2的按壓比例以及約5cm的按壓深度進行,規范的胸外按壓可以使心臟驟停的病人及時補充大腦供血,恢復血流循環。然而長期研究發現,胸外按壓存在諸多缺點,比如持續的胸外按壓易導致病人回心血量不足、肋骨骨折、血氣胸等等,針對合并有胸部損傷的病人,特別是肋骨骨折的病人,胸外按壓并不適用。另外,在災難救援現場、戰場等惡劣環境中,心臟驟停合并胸部損傷的病人并不少見。因此,針對一些不適合做胸外按壓的病人,可以嘗試使用腹部提壓心肺復蘇術,并且在腹部被提起過程中,膈肌下移造成的胸腔負壓可以增加回心血量,減少心肌損傷,救治效果甚至優于單純胸外按壓。已有的臨床應用中也證實,腹部提壓確實能有效起到復蘇效果。
國內公告號CN101926725A公開的一種感控式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器,該裝置更適合于在院內救治使用,在院外急救現場往往環境復雜多變,電子驅動的設備無可避免出現續航不足,攜帶不便的問題,在高原惡寒救治環境中,該裝置同樣面臨重重考驗。
國內公告號為CN204951568U公開的一種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器,通過推桿電機推動按壓吸盤往復運動進行心肺復蘇,使用前需要根據患者腰圍大小設定寬度,該裝置存在以下缺點:由于心臟驟停病人搶救時間窗短暫,而該裝置安裝調試相對耗時,而且不適用于體型各異的病人,在分秒必爭的救治過程中會耽誤時間。另外,該裝置所述的按壓吸盤僅僅利用吸盤自身的吸附作用吸起腹部,由于腹部皮膚皺褶多,單純的吸盤無法提供足夠的吸附力提起腹部皮膚,因此該裝置不適用于實際救援場景。
國內公告號為CN203564508U公開的一種腹部提壓心肺復蘇器,通過雙側橫向提升桿拉動活塞產生負壓,從而吸附在腹壁上,但是此裝置僅包含一個吸附面,無法有效地吸附體型較大的病人腹壁。而且由于存在不能反復徹底抽氣的功能,在提拉一次活塞后,無法保證吸盤可以牢固吸附于皮膚上,其次,該裝置雖然結構簡單,但是操作很不方便,一個操作者難以獨自完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壓心肺復蘇裝置,該裝置便于攜帶,便于操作,對胸部或腹部吸附效果非常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提壓心肺復蘇裝置,包括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把手,所述把手與底座之間布置有氣缸,所述氣缸內布置有可將空氣排出氣缸的活塞機構,所述氣缸下端布置有只允許氣體進入氣缸的單向氣門,所述底座中貫穿有若干個第一管道,各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均通向所述單向氣門,各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均布置吸盤。
進一步,所述單向氣門包括貫穿所述氣缸底部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氣缸內部的一端直徑大于第二通孔靠近所述氣缸外部的一端直徑,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氣缸內部的一端內布置有密封珠,所述密封珠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氣缸外部的一端直徑但小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氣缸內部的一端直徑。
進一步,所述活塞機構包括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下端伸入所述氣缸的內部,所述活塞桿的下端布置有排氣組件,所述排氣組件的側壁與所述氣缸的內側壁相匹配,所述氣缸內部被所述排氣組件分為上氣腔和下氣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嘉志,未經陳嘉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445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腦卒中病人肢體護理按摩裝置
- 下一篇:急診科機械按壓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