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艙蓋升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39701.0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6444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催;黃勝;曾勇帥;張洪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0 | 分類號: | B62D25/10;B62D2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艙蓋 安裝架 動力裝置 升降裝置 支撐結構 傳動帶 傳動輪 緩沖輪 支撐桿 轉軸 電機 間隔設置 轉動連接 凹陷 滑槽 內壁 汽車 架設 穿過 延伸 | ||
一種汽車艙蓋升降裝置,包括艙蓋及一對支撐結構;每個支撐結構包括動力裝置、傳動帶、安裝架及支撐桿;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具有轉軸的電機及連接于電機的轉軸的傳動輪,所述安裝架設有調節塊及間隔設置于所述調節塊兩側的緩沖輪,所述安裝架的內壁凹陷延伸形成有對應于所述調節塊的滑槽;所述傳動帶穿過所述傳動輪,且兩端分別繞在所述調節塊兩側的緩沖輪并鎖付于所述調節塊上;所述支撐桿轉動連接于所述艙蓋及安裝架之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艙蓋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國民生活的日益改善,汽車已成為人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同時,人們對于汽車各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如今汽車艙蓋開與關的操作方式不方便。現有的技術存在如下問題:人為開、關艙蓋時難以精準找到發動機蓋鎖位置;人為開、關艙蓋時無法很輕松、很方便開、關艙蓋(如女性力量小、個子矮等)。
鑒于此,實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汽車艙蓋升降裝置來克服以上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艙蓋升降裝置,不再需要尋找蓋鎖的位置,操作方式簡單、便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艙蓋升降裝置,包括艙蓋及一對支撐結構;每個支撐結構包括動力裝置、傳動帶、安裝架及支撐桿;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具有轉軸的電機及連接于電機的轉軸的傳動輪,所述安裝架設有調節塊及間隔設置于所述調節塊兩側的緩沖輪,所述安裝架的內壁凹陷延伸形成有對應于所述調節塊的滑槽;所述傳動帶穿過所述傳動輪,且兩端分別繞在所述調節塊兩側的緩沖輪并鎖付于所述調節塊上;所述支撐桿轉動連接于所述艙蓋及安裝架之間。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調節塊包括主體部、轉動連接于所述主體部兩側的連接部及連接于每個連接部遠離所述主體部一端的固定部;所述調節塊通過所述固定部滑動連接于所述安裝架的滑槽內;所述傳動帶穿過所述傳動輪,且兩端分別繞在所述調節塊兩側的緩沖輪并鎖付于所述調節塊的主體部的兩端;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調節塊的連接部上,另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艙蓋上。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主體部的兩端分別開設有一個通孔,所述傳動帶穿過所述傳動輪,且兩端分別繞在所述調節塊兩側的緩沖輪并鎖付于所述調節塊的主體部的兩端的通孔內。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主體部呈長條形;每個連接部呈圓柱形;每個固定部呈長方體狀。
在一個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傳動帶為鋼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艙蓋升降裝置,不再需要尋找蓋鎖的位置,操作方式簡單、便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艙蓋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汽車艙蓋升降裝置的艙蓋與支撐結構的安裝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A區域的放大圖。
圖4為圖3所示的調節塊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是為了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艙蓋升降裝置100,包括艙蓋10及一對支撐結構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397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