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細紗機精確落管計數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35368.6 | 申請日: | 2017-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458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增潤;王春樂;李建弘;程芝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H9/18 | 分類號: | D01H9/18;D01H13/3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馬俊平 |
| 地址: | 030601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凸盤 傳感器 檢測 細紗機 空紗管 落管 氣缸 計數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 光電傳感器 電連接 傳感器組成 細紗機軌道 高度位置 勞動成本 預定設置 觸摸屏 計數式 轉彎處 鋼帶 工作量 傳送 節約 生產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細紗機精確落管計數控制系統,高凸盤按預定設置放置在傳送鋼帶上,凸盤氣缸與PLC控制器連接,凸盤氣缸計數式分別推動高凸盤和低凸盤前進;光電傳感器與PLC控制器電連接,凸盤氣缸與PLC控制器電連接,觸摸屏與PLC控制器連接;光電傳感器由低凸盤檢測傳感器、高凸盤檢測傳感器和空紗管檢測傳感器組成,其中,低凸盤檢測傳感器、高凸盤檢測傳感器和空紗管檢測傳感器分別安裝在細紗機落管機構上落管處的不同高度位置處,低凸盤檢測傳感器對應和檢測低凸盤的頂端。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人為清理細紗機軌道轉彎處凸盤上的空紗管,從而減少擋車工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效益,節約了勞動成本,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細紗機領域,具體涉及細紗機精確落管計數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細紗機落管系統中,落管機構是通過凸盤在經過落管箱時,由凸盤帶上空管實現的。采用高度一致的凸盤,在凸盤經過落管裝置時,所有的凸盤都會帶上空紗管,導致圍繞細紗機一圈軌道上的凸盤都有紗管,包括車頭、車尾轉彎處。為了避免落紗時空紗管混入滿紗箱中,需要人工將多余空紗管清除;而且因為在轉彎凸盤處需要落空管,所以傳統落管方式還增加了用戶空紗管的儲備需求。如何做到在落管時不用插空管的地方不帶上空管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針對落管時細紗機轉彎軌道凸盤上帶空紗管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細紗機精確落管計數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細紗機精確落管計數控制系統,它包括細紗機落管機構、光電傳感器、高凸盤、低凸盤、PLC控制器、觸摸屏和凸盤氣缸,其中,高凸盤按預定設置放置在傳送鋼帶上,凸盤氣缸與PLC控制器連接,凸盤氣缸計數式分別推動高凸盤和低凸盤前進;光電傳感器與PLC控制器電連接,凸盤氣缸與PLC控制器電連接,觸摸屏與PLC控制器連接;光電傳感器由低凸盤檢測傳感器、高凸盤檢測傳感器和空紗管檢測傳感器組成,其中,低凸盤檢測傳感器、高凸盤檢測傳感器和空紗管檢測傳感器分別安裝在細紗機落管機構上落管處的不同高度位置處,低凸盤檢測傳感器對應和檢測低凸盤的頂端,高凸盤檢測傳感器對應和檢測高凸盤的頂端,空紗管檢測傳感器對應和檢測空紗管的頂端;低凸盤檢測傳感器、高凸盤檢測傳感器和空紗管檢測傳感器分別將檢測到的電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并通過觸摸屏將凸盤總數量、凸盤氣缸推動凸盤次數、及高凸盤與空紗管的數量進行顯示,并通過觸摸屏對PLC控制器進行控制,進而控制凸盤氣缸及所述控制系統的啟停。
進一步地,所述細紗機落管機構采用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理落管裝置,高凸盤經過并觸發細紗機落管機構時,空紗管落在高凸盤上,低凸盤經過細紗機落管機構時,細紗機落管機構中的空紗管不落管。
進一步地,在鋼帶上連續放置的高凸盤與連續放置的低凸盤相間放置。
進一步地,所述觸摸屏設置有空紗管數設置模塊和機器凸盤總數設置模塊,另外,觸摸屏上設置有當前推凸盤數量顯示模塊、檢測推凸盤數量顯示模塊、高凸盤檢測顯示模塊、空紗管檢測顯示模塊、落管開始模塊和復位啟動模塊,空紗管數設置模塊和機器凸盤總數設置模塊對PLC控制器參數進行設置,并通過PLC控制器對當前推凸盤數量顯示模塊、檢測推凸盤數量顯示模塊、高凸盤檢測顯示模塊和空紗管檢測顯示模塊顯示的計數向操作人員進行提示,并接收到反饋后繼續運行。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可使得低凸盤不用帶空紗管,從而減少用戶紗管的周轉儲備量;降低用戶成本;(2)本實用新型不需要人為清理細紗機軌道轉彎處凸盤上的空紗管,從而減少擋車工工作量,提高了生產效益,節約了勞動成本,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353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