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型救援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424792.0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893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嵇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2D55/02 | 分類號: | B62D55/02;B60J1/02;B60R21/13;B62D24/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睿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7 | 代理人: | 伍見 |
| 地址: | 215121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型 救援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型救援車,包括車身、底盤以及設置于所述底盤下的車輪,所述車輪包括前輪和后輪,所述前輪為成對設置的防爆輪,所述后輪為履帶式結構,包括履帶、主輪和兩個從動輪,所述履帶與所述主輪、從動輪相內嚙合,所述主輪和所述從動輪相外嚙合;所述車身包括全景式前擋風、車艙以及設置于所述車艙兩側的防滾支架;所述車身的前端和所述底盤之間還設置有減震器;兩側所述前輪的中間位置設置有承載架;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大型救援車,其行走的抓地力和攀爬力好,適應于任何惡劣的自然環境,車內能夠裝載大量物資,且車艙前視角更加開闊,車身整體的結構更加安全,救援能力更佳。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援工具,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大型救援車。
背景技術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自然災害孕育于由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地球表面環境中。無時無地不在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進一步地說,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積澇、山洪、臺風、龍卷風、火焰龍卷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霧、大風、結冰、霾、霧霾、浮塵、揚沙、沙塵暴、雷電、雷暴、球狀閃電、地震等氣象災害,其中尤其是地震對人類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在發生地震這一嚴重的自然災害時,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通常使用救援車對活體進行搜救。但是傳統的救援車,由于其結構的缺陷,導致其行走的抓地力和攀爬力差,不能適應于任何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時由于其小體積結構,裝載的救援物資較少,無法為更多的受害者提供食物和水,整體救援能力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型救援車,其行走的抓地力和攀爬力好,適應于任何惡劣的自然環境,車內能夠裝載大量物資,且車艙前視角更加開闊,車身整體的結構更加安全,救援能力更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型救援車,包括車身、底盤以及設置于所述底盤下的車輪,所述車輪包括前輪和后輪,所述前輪為成對設置的防爆輪,所述后輪為履帶式結構,包括履帶、主輪和兩個從動輪,所述履帶與所述主輪、從動輪相內嚙合,所述主輪和所述從動輪相外嚙合;所述車身包括全景式前擋風、車艙以及設置于所述車艙兩側的防滾支架;所述車身的前端和所述底盤之間還設置有減震器;兩側所述前輪的中間位置設置有承載架。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救援車的前輪為防爆輪,且成對設置;后輪為履帶式結構,履帶內設置有主動輪和兩個從動輪,一起完成后輪的驅動行走工作;使得救援車的車輪具有更強的抓地力和攀爬能力,以便于行駛與凌亂復雜的道路,在發生災害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也可以全天候進行救援,無論春夏秋冬任一季節,適應于任何惡劣的自然環境;車身的全景式前擋風設置,使得能夠獲得更廣闊的觀測視角,方便觀察路面情況;車艙的設置能夠提高救援人員的乘坐舒適度,防滾支架的設置,能夠對車身進行保護,進一步提高安全性;減震器的設置,給整個車子進行緩震,提高整體舒適度,同時降低了噪音;承載架的設置,能夠裝載大量的救援物資,挽救更多的生命。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作如下改進: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防滾支架的一端活動連接所述車身的前端。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防滾支架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調節其自身的擋設位置,使用更靈活,同時安全性更佳。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車身的頂部設置有內外空氣凈化口。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內外空氣凈化口可以將車外的空氣進行凈化之后進入車內,以便車內一直處于干凈的空氣環境下。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車身的兩側還設置有用于觀測側面路況的側擋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4247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井防纏繞電纜卡子
- 下一篇:用于制作巖土和混凝土應變桿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