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一體式大血管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99187.2 | 申請日: | 2017-10-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478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鴻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鴻雁 |
| 主分類號: | A61F2/82 | 分類號: | A61F2/82;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蘇州中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龍濤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血管 象鼻 大血管支架 近端 開叉 鉗夾 支架 本實用新型 縫合緣 外圍 出血發生率 閉合 支架連接 喇叭形 深低溫 吻合口 有效地 預后 反流 假腔 血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體式大血管支架,包括近端開叉人工血管、鉗夾區和象鼻支架;所述近端開叉人工血管通過鉗夾區與象鼻支架連接,近端開叉人工血管的外圍設置有喇叭形縫合緣;所述象鼻支架的外圍設置有若干道防反流裙;所述鉗夾區設置在縫合緣和象鼻支架之間。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大血管支架可明顯減少深低溫停循環時間,有效地降低血管吻合口的出血發生率,促進假腔閉合,改善患者預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血管支架,尤其涉及一種一體式大血管支架,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持續增高,主動脈夾層等大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持續增加。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病領域危重病癥,病情兇險,死亡率高。
對主動脈夾層等大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療手段為外科手術治療,目前對于累及弓部的主動脈夾層主要采用“孫氏手術”,但由于血管本身的病變以及主動脈壓力高,手術吻合口要求高,置入象鼻支架縫合時需要長時間的深低溫停循環,嚴重影響患者臟器功能及凝血,并發癥發生率高,直接導致手術失敗,威脅患者生命。因此,有效地減少停循環時間,促進術后假腔閉合,是大血管手術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一體式大血管支架,其術中停循環時間短,并有效地改善了主動脈重塑。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一體式大血管支架,包括近端開叉人工血管、鉗夾區和象鼻支架;所述近端開叉人工血管通過鉗夾區與象鼻支架連接,近端開叉人工血管的外圍設置有喇叭形縫合緣;所述象鼻支架的外圍設置有若干道防反流裙。
可以根據降主動脈的直徑對防反流裙進行裁剪,使防反流裙的直徑與降主動脈直徑匹配,減少象鼻支架與降主動脈間隙里的血液流動,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假腔閉合,改善患者預后。
作為優選,所述鉗夾區設置在縫合緣和象鼻支架之間。
作為優選,所述鉗夾區的長度為3—5cm。
在進行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手術過程中的短暫停循環狀態下切開主動脈弓部,將象鼻支架置入降主動脈內并釋放,使得縫合緣與主動脈切緣平齊,在鉗夾區用阻斷鉗將自體主動脈和近端開叉人工血管一并用鉗夾阻斷;數分鐘后即可恢復循環,然后將自體主動脈斷端和縫合緣縫合;最后移除阻斷鉗,完成大血管支架與降主動脈的縫合固定。
做近端吻合時,近端開叉人工血管與升主動脈近端直接吻合或反折吻合時直徑更容易匹配;同時開叉也可以用來排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大血管支架可明顯減少深低溫停循環時間,有效地降低血管吻合口的出血發生率,促進假腔閉合,改善患者預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近端開叉人工血管,2.縫合緣,3.鉗夾區,4.防反流裙,5.象鼻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一體式大血管支架,包括近端開叉人工血管1、鉗夾區3和象鼻支架5;所述近端開叉人工血管1通過鉗夾區3與象鼻支架5連接,近端開叉人工血管1的外圍設置有喇叭形縫合緣2;所述象鼻支架5的外圍設置有若干道防反流裙4。
所述鉗夾區3設置在縫合緣2和象鼻支架5之間。
所述鉗夾區3的長度為3—5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鴻雁,未經李鴻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991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先天性無陰道陰道成型術后康復裝置及康復內褲
- 下一篇:冠狀動脈子母導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