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潤滑油加熱攪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89908.1 | 申請日: | 201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630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黎治強;黎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德盟潤滑油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18 | 分類號: | B01F7/18;B01F15/06;B01F15/02;B01F15/00;C10M17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華英 |
| 地址: | 4000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熱體 攪拌腔 攪拌軸 加熱 潤滑油加熱 攪拌槳葉 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 交錯設置 攪拌釜 梳齒 加熱攪拌裝置 電機連接 電源連接 工作效率 互相干擾 攪拌效果 梳齒結構 有效地 上端 電源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潤滑油加熱攪拌裝置,所述加熱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釜,所述攪拌釜具一有攪拌腔;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位于所述攪拌腔內,所述攪拌軸的上端與一電機連接,所述攪拌軸上安裝有攪拌槳葉;加熱體,所述加熱體位于攪拌腔內,所述加熱體為梳齒結構,所述加熱體的梳齒與所述攪拌槳葉交錯設置;電源,所述電源連接所述加熱體。本實用新型的潤滑油加熱攪拌裝置,加熱體的梳齒與攪拌槳葉交錯設置,有效地利用了攪拌腔的空間,使得加熱和攪拌動作同時進行而不會互相干擾;同時,加熱和攪拌相互促進,增強加熱和攪拌效果,使得攪拌和加熱都更加充分均勻,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油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潤滑油加熱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潤滑油調和的時候用到加熱裝置,調和過程中需要對油料加熱并保持一定溫度,進行充分攪拌調和。
潤滑油受溫度的影響很大,潤滑油長時間在較冷的環境下儲存時,潤滑油隨溫度的降低粘度增大,流動性變差,對機械的各個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影響很大,會造成一些零部件損壞,甚至導致整個液壓系統癱瘓。所以,在使用時也需要將潤滑油加熱到合適溫度,保證潤滑油的功能。
現在的加熱棒大多是直的,且是固定不動的,這種結構導致了對于遠離加熱棒處的潤滑油加熱時間長,加熱不充分、不均勻;再者,在加熱和攪拌同時進行時,會因為加熱棒的存在影響攪拌器的運作。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潤滑油加熱攪拌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裝置難以同時良好運作加熱和攪拌過程,加熱和攪拌不充分、不均勻、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潤滑油加熱攪拌裝置,所述加熱攪拌裝置包括:攪拌釜,所述攪拌釜具一有攪拌腔;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位于所述攪拌腔內,所述攪拌軸的上端與一電機連接,所述攪拌軸上安裝有攪拌槳葉;加熱體,所述加熱體位于攪拌腔內,所述加熱體為梳齒結構,所述加熱體的梳齒與所述攪拌槳葉交錯設置;電源,所述電源連接所述加熱體。
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槳葉為棒狀結構。
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加熱體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加熱體的梳齒錯位相對設置,所述攪拌軸位于兩個所述加熱體之間,所述攪拌槳葉位于每個所述加熱體的相鄰兩個梳齒之間。
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軸與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之間通過聯軸器連接。
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軸與所述攪拌釜的連接處設有軸承。
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源為可調直流穩壓電源。
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釜的頂部設有第一進油管和第二進油管,所述第一進油管和所述第二進油管均與所述攪拌腔連通,所述攪拌釜的下部側面設有出油閥門,所述出油閥門與所述攪拌腔連通。
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攪拌釜的外側設有保溫棉層。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潤滑油加熱攪拌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熱體為梳齒結構,加熱體的梳齒與攪拌槳葉交錯設置,有效地利用了攪拌腔的空間,使得加熱和攪拌動作同時進行而不會互相干擾;
2、加熱和攪拌相輔相成,使得攪拌和加熱都更加充分均勻,提高了工作效率;
3、可調直流穩壓電源可以根據需要有效控制加熱體的功率;
4、設置軸承減少摩擦力,減少動能損失;
5、設置保溫棉層使得攪拌釜的保溫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德盟潤滑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德盟潤滑油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899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