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用管以及腔道沖洗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88230.5 | 申請日: | 2017-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706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馮勇;劉宇程;薛躍強;湯欣;楊遷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美敦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A61M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管 彎曲機構 外管 形狀變化 本實用新型 活動單元 沖洗器 流體 腔道 方向可變 使用環境 使用壽命 通道連通 周向包圍 出口端 入口端 排出 串聯 損傷 靈活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管以及腔道沖洗器,其中,所述醫用管包括:彎曲機構,該彎曲機構包含串聯的多個具有通道的活動單元,其中,相鄰兩個活動單元之間的角度沿任意方向可變且二者的所述通道連通;外管,該外管周向包圍所述彎曲機構并隨所述彎曲機構的形狀變化而發生形狀變化;入口端,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供流體進入;出口端,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供流體排出。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醫用管,一方面,能夠靈活地適用于不同的使用環境;另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形狀變化對于醫用管的損傷,提高醫用管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領域以及腔道沖洗領域,更為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醫用管以及腔道沖洗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管通常采用剛性結構、塑性結構或者彈性結構。隨著各個領域的技術發展,很多領域都需要形狀可變的管以適應不同的場景。
在腔道沖洗領域中,以鼻腔為例,鼻腔鼻竇手術或者處理是在耳鼻喉科很常見的處理形式。由于鼻腔空間狹小,構造復雜,患者間差異又很大,所以,操作醫護人員想要準確到達病灶進行操作有時會比較困難。目前在手術室或者門診室中,醫生通常將細長的金屬管手工彎曲成不同形狀,然后深入患者鼻腔內進行沖洗和其他操作。但是,由于金屬管每次彎折都是塑性變形,所以其彎曲與調整較困難,并且多次彎折后容易發生斷裂失效,存在安全隱患。此外,針對路徑較復雜的腔道,不僅難以通過預塑形金屬管準確到達病灶處,并且容易損傷鼻腔內的軟組織。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管所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醫用管以及腔道沖洗器,不僅能夠靈活地適用于不同的使用環境,還能有效降低形狀變化對于醫用管的損傷,提高醫用管的使用壽命。
一方面,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醫用管,包括:
彎曲機構,該彎曲機構包含串聯的多個具有通道的活動單元,其中,相鄰兩個活動單元之間的角度沿任意方向可變且二者的所述通道連通;
外管,該外管周向包圍所述彎曲機構并隨所述彎曲機構的形狀變化而發生形狀變化;
入口端,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供流體進入;
出口端,位于所述外管的一端供流體排出。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彎曲機構中相鄰兩個活動單元中的一者的接觸面具有與另一者的接觸面保持契合的形狀,其中,優選地,相鄰兩個活動單元的接觸面可以具有增大摩擦力的紋路。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彎曲機構中位于所述醫用管的出口端的活動單元與所述外管固定連接;所述彎曲機構中位于所述醫用管的入口端的活動單元具有用以受力以增大所述彎曲機構的抗彎曲能力的受力部。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一種具體實現方式中,所述彎曲機構中相鄰兩個活動單元中的一者具有插入部,另一者具有容納所述插入部的容納部。此外,所述彎曲機構中的活動單元沿軸向具有所述通道,且相鄰活動單元的通道彼此連通,即使二者發生角度變化。
在該實現方式中,優選地,所述插入部呈球狀;所述容納部具有與所述插入部形狀相匹配的容納空間。在該實現方式中,可選地,至少部分活動單元的所述容納部具有便于所述容納部的開口張開的槽。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容納部的側壁具有導線通道;所述醫用管還具有導線,該導線的一端與位于所述醫用管出口端的活動單元連接,另一端沿所述導線通道從所述醫用管的流出口伸出。在所述管包括導線的情況下,該管還可以包括導線調節器,該導線調節器設置在所述外管的入口端,與所述導線的所述另一端連接用以牽拉或放松所述導線。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一種實現方式中,所述醫用管還包括內管,該內管沿所述通道延伸,用于供流體流通(即,遞送流體)??蛇x地,所述內管從所述醫用管的入口端伸出一段距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美敦力公司,未經美敦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8823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