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氣囊張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80256.5 | 申請日: | 2017-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906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東憧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23/24 | 分類號: | B65H23/24;B65H23/06;B65H23/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401326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裝置 | ||
本專利公開了一種氣囊張緊裝置,涉及金屬帶卷繞的張緊裝置;具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座體和第二座體,且第一座體和第二座體相互固定;第一座體上設有壓力腔和與壓力腔連通的氣嘴,壓力腔朝向第二座體一側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將開口封閉的彈性層,彈性層與第二座體之間設有壓板,壓板與第一座體滑動連接,壓板和第二座體之間為張緊間隙;壓板相對于第一座體滑動可改變張緊間隙的厚度;第二座體和壓板的相對側面上設有柔性層。通過調節壓力腔內部壓力,即可改變壓板對鋁帶的壓力,以改變鋁帶受到的摩擦力,從而可對鋁帶的張力進行調節,因此便于對鋁帶的張力進行調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帶卷繞的張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氣囊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鋁帶是鋁錠經壓軋得到的帶狀物,鋁帶的用途很多,可用于生產鋁塑復合管、電纜、光纜、變壓器、加熱器、百葉窗等。為了方便鋁帶的運輸及存放,通常將鋁帶纏繞成卷;另外鋁帶根據不同的需要和用途,通常需要將較寬的鋁帶通過縱裁機將其分切成符合寬度的鋁帶,然后再將分切后的鋁帶纏繞呈卷。
鋁帶根據不同的需要和用途,通常具有不同的寬度和厚度。在對鋁帶進行卷繞時,不同厚度和寬度的鋁帶能承受的張力不同。隨著鋁帶厚度和寬度降低,鋁卷的緊實度也隨之降低,因此,當鋁卷直徑增大到一定值后,鋁卷會出現坍塌現象;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技術人員將這種現象稱為塌卷。因此,在對鋁帶進行卷繞的過程中,對鋁帶建立張力十分必要,且鋁帶能否建立穩定的張力,將直接影響鋁卷所能卷繞的鋁帶長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囊張緊裝置,以在卷繞鋁卷時,通過氣囊張緊裝置向鋁帶提供張力。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如下:
氣囊張緊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座體和第二座體,且第一座體和第二座體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座體上設有壓力腔和與壓力腔連通的氣嘴,壓力腔朝向第二座體一側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將開口封閉的彈性層,彈性層與第二座體之間設有壓板,所述壓板與第一座體滑動連接,壓板和第二座體之間為張緊間隙;壓板相對于第一座體滑動可改變張緊間隙的厚度;所述第二座體和壓板的相對側面上設有柔性層。
本方案氣囊張緊裝置的原理在于:
將氣嘴與高壓氣源連接,并使高壓氣源向壓力腔內通入高壓氣體,則通過設置壓力閥可對壓力腔內的壓力進行調節。隨著壓力腔內的壓力增大,彈性層將膨脹,因此彈性層將推動壓板朝向第二座體移動。
在對鋁帶進行卷繞時,鋁帶從張緊間隙之間經過。通過控制壓力腔內的內部壓力,則壓板向第二座體移動,從而第二底座和壓板可對鋁帶施加壓力,則鋁帶從張緊間隙經過時,鋁帶將相對于柔性層滑動,柔性層向鋁帶提供的摩擦力將使鋁帶張緊。
本方案產生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裝置通過調節壓力腔內部壓力,即可改變壓板對鋁帶的壓力,以改變鋁帶受到的摩擦力,從而可對鋁帶的張力進行調節,因此便于對鋁帶的張力進行調節。
(二)通過設置彈性層對壓力腔的開口進行封閉,可以保證壓力腔的氣密性;通過彈性層的變形,并通過壓板可向鋁帶傳遞壓力;由于彈性層與壓板的接觸面積較大,且可使壓板的受力情況沿壓板的中心對稱分布,因此可以鋁帶受到的壓力更均勻。
優選方案一: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彈性層為橡膠薄膜;橡膠價格低廉,便于更換,且彈性較好。
優選方案二: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柔性層由毛氈制成;柔性材料可以避免鋁帶和柔性層產生相對運動時,鋁帶被劃傷,同時柔性材料使用毛氈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優選方案三:作為對基礎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第一座體位于第二座體下方。由于壓板與第一座體滑動連接,當壓力腔內未充入高壓氣體時,壓板將在重量的作用下向下滑動,則壓板與第二座體之間的距離增大,即張緊間隙的厚度達到最大值,從而有利于將鋁帶穿入進料間隙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東憧鋁業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東憧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802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