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抑塵結構及堆卸料通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71724.2 | 申請日: | 2017-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126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尚倫;艾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69/18 | 分類號: | B65G69/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熊萬里 |
| 地址: | 400013***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卸料 通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散裝物料的揚塵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抑塵結構及堆卸料通道。
背景技術
散裝料存取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揚塵污染,直接影響現場及周邊環境的空氣質量?,F有的用于防止揚塵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機械通風除塵或采用噴淋裝置等方式,其抑塵效果雖然較好,但是均需要大量的電力資源或者水資源,造成資源浪費現象嚴重。而其他的無動力除塵或抑塵方式使用效果往往不夠理想,有鑒于此,需要設計一種新的抑塵結構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良好粉塵抑制能力的抑塵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抑塵結構,應用于料倉上,包括多個擋板和多個密封板,所述擋板傾斜設置于料倉上,相鄰擋板之間的空隙形成物料出入口,所述密封板活動設置于相鄰兩擋板之間,常態時,在密封板自身重力作用下,將物料出入口封閉。
采用上述結構,物料出入口可以為物料入口或者出口;常態時密封板將該物料出入口封閉,避免揚塵;當送料時,密封板在物料沖擊作用下自動打開形成通道供物料通過,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物料跌落產生的揚塵鎖止在密封板背面與擋板形成的空隙處,有效避免了揚塵的產生。
進一步,所述密封板與前后相鄰擋板首尾相連形成封閉結構。
進一步,所述密封板上端與相鄰擋板中前擋板連接,下端與相鄰擋板中后擋板搭接。
進一步,所述擋板頂部設置有第一折邊,擋板底部設置有第二折邊,第一折邊和第二折邊均朝下彎折,所述密封板上端連接于前擋板的第一折邊內側;所述密封板下端在重力作用下與后擋板的第二折邊搭接。
進一步,所述密封板為橡膠板、橡膠簾、牛筋簾或由高分子材料制成。
進一步,所述擋板設置有耐磨襯板,以減少擋板的磨損。
進一步,所述抑塵結構設置于料倉的物料入口和/或物料出口。
進一步,所述擋板前低后高地傾斜設置,所述料倉下方物料運輸方向為由后向前。
進一步,所述密封板上端與擋板轉動連接或固定連接,相鄰兩個擋板之間設置有一個密封板或并排設置有多個密封板。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堆卸料通道,所述堆卸料通道由前后間隔設置的至少兩個擋板和位于擋板左右側的側板圍成,所述擋板傾斜設置,相鄰兩個擋板之間設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端與前一擋板上端連接,密封板下端在重力作用下與后一擋板下端搭接或接觸,將堆卸料通道密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常態時密封板將物料出入口封閉,避免揚塵;當送料時,密封板在物料沖擊作用下自動打開形成通道供物料通過,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物料跌落產生的揚塵鎖止在密封板背面與擋板形成的空隙處,有效避免了揚塵產生并逸出料倉。結構簡單,不需額外設置任何動力,具有良好的抑塵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自然狀態下的結構原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堆卸料時的結構原理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零件標號說明:
1 擋板
2 密封板
3 物料出入口
4 第一折邊
5 第二折邊
6 料倉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本實施方式中以物料運輸方向為朝前方進行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和圖4所示,一種抑塵結構,應用于料倉6上,包括多個傾斜設置的擋板1,擋板1間隔設置于料倉6上,相鄰的前后擋板1以及左右側倉壁圍成的空隙形成物料出入口3,密封板2活動設置于相鄰兩擋板1之間,密封板2與前后相鄰擋板1首尾相連形成封閉結構。常態時,在密封板2自身重力作用下,將物料出入口3封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7172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