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線溫度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63368.X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5185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青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悅翔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H11/12 | 分類號: | H03H11/1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溫度監測系統 模數轉換模塊 信號傳輸處理 本實用新型 干擾信號 檢測信號 微控制器 無線網絡 溫度傳感器 溫度檢測 移動終端 過濾 移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線溫度監測系統,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微控制器,分別與微控制器相連接的GPRS無線傳輸模塊和信號傳輸處理模塊,與信號傳輸處理模塊相連接的模數轉換模塊,與模數轉換模塊相連接的溫度傳感器,以及通過無線網絡與GPRS無線傳輸模塊相連接的移動終端組成。本實用新型可以對檢測信號中的干擾信號進行過濾,排除干擾信號的影響,從而使通過無線網絡傳送到移動端的檢測信號更加準確,提高溫度檢測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溫度監測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無線溫度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在高新技術的推動下,社會正跨入真正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時代,而溫度作為一個重要的物理量,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最普遍、重要的工藝參數之一。隨著工業的為斷發展,對溫度測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測量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對溫度的檢測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溫度監測系統對溫度的監測精度不高,無法達到人們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傳統的溫度監測系統對溫度的監測精度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種無線溫度監測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無線溫度監測系統,主要由微控制器,分別與微控制器相連接的GPRS無線傳輸模塊和信號傳輸處理模塊,與信號傳輸處理模塊相連接的模數轉換模塊,與模數轉換模塊相連接的穩幅電路,與穩幅電路相連接的溫度傳感器,以及通過無線網絡與GPRS無線傳輸模塊相連接的移動終端組成;所述穩幅電路包括放大器P101,一端與放大器P101的負極相連接、另一端接地的電阻R102,正極接地、負極與放大器P101的正極相連接的電容C101,與電容C101相并聯的電阻R103,一端與電容C101的負極相連接、另一端與溫度傳感器相連接的電阻R101,正極與電容C101的負極相連接、負極經電阻R104后與放大器P101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電容C102,N極與放大器P101的輸出端相連接、P極經電阻R105后與放大器P101的負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102,與二極管D102相并聯的電阻R106,N極與二極管D102的P極相連接、P極與二極管D102的N極相連接的二極管D101,正極接地、負極與模數轉換模塊相連接的電容C103,以及串接在放大器P101的輸出端和電容C103的負極之間的電阻R107。
進一步的,所述信號傳輸處理模塊由放大器P3,放大器P4,放大器P5,三極管VT2,負極與放大器P3的輸出端相連接、正極與三極管VT2的基極相連接的電容C6,負極與電容C6的負極相連接、正極與三極管VT2的集電極相連接的電容C7,負極順次經電阻R5和電阻R4后與電容C6的負極相連接、正極與放大器P4的正極相連接的電容C9,正極與三極管VT2的集電極相連接、負極與電容C9的負極相連接的電容C8,負極與放大器P4的輸出端相連接、正極與微控制器相連接的電容C10,正極接地、負極順次經電位器R7和電阻R6后與電容C10的負極相連接的電容C11,與放大器P3的正極相連接的高通濾波電路,以及與高通濾波電路相連接的低通濾波電路組成;所述放大器P5的輸出端與電容C9的負極相連接、其負極與其輸出端相連接、其正極則與電位器R7的控制端相連接;所述放大器P4的負極與其輸出端相連接;所述放大器P3的負極與其輸出端相連接;所述低通濾波電路的輸入端與模數轉換模塊相連接。
所述高通濾波電路由放大器P2,正極與放大器P2的正極相連接、負極與放大器P2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電容C4,負極與放大器P2的負極相連接、正極與放大器P2的輸出端相連接的電容C5,一端與放大器P2的正極相連接、另一端接地的電阻R3,以及負極與放大器P2的正極相連接、正極與低通濾波電路相連接的電容C3組成;所述放大器P2的輸出端與放大器P3的正極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悅翔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悅翔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633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