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汽車線束連接器的新型鎖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56291.3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4263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艷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一汽富晟李爾汽車電器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73 | 分類號: | H01R13/73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鎖緊鉤 本實用新型 扳手尾部 汽車線束連接器 連接器 緊裝置 新型鎖 鎖片 匹配 連接器插入 安全隱患 扳手頭部 電子領域 固定螺絲 汽車電器 生產效率 豁口 固定銷 連接銷 體積小 擺動 剖開 彈簧 鎖緊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線束連接器的新型鎖緊裝置,屬于汽車電器電子領域。鎖緊鉤尾部通過固定螺絲與扳手尾部相連接,扳手尾部通過固定銷和彈簧與模塊相連接,鎖緊鉤頭部通過連接銷與扳手頭部相連接;在鎖緊鉤頭部周圍剖開一個豁口與連接器的外形相匹配,連接器插入到模塊內部,鎖緊鉤頭部與鎖片相匹配,通過扳手尾部的擺動,實現對連接器的鎖片的鎖緊過程。優點在于:結構新穎、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效果好。采用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動作的浪費、降低了安全隱患、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成本低、體積小、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電器電子領域,特別一種用于汽車線束連接器的新型鎖緊裝置。應用于汽車線束連接器的自帶鎖鎖緊。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汽車電器系統的日益增強,對汽車線束連接器的精細化和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連接器是實現電路信號傳輸和電性能傳輸的重要組成部件,連接器自帶鎖的強度是影響連接器性能的重要指標,由于連接器自帶鎖均在其型腔內部,現有技術中采用螺絲刀、退出器等工具進行鎖緊,動作的浪費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已無法滿足精益生產的設計原則,并且極易造成鎖緊不到位或因操作不當導致損傷端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汽車線束連接器的新型鎖緊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動作浪費、存在安全隱患、鎖緊不到位或損傷端子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將汽車線束連接器直接插入到模塊中,模塊與鎖緊鉤通過連接銷和彈簧進行連接,鎖緊鉤的頭部位于模塊型腔內與線束連接器的鎖片位置相對應并且避開端子,另一端扳手位于模塊外部,通過對外部的扳手進行上下撥動來完成對線束連接器鎖片的鎖緊。整個操作過程簡單、沒有安全隱患、減少了動作的浪費、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保證鎖緊到位并且不會損傷端子。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用于汽車線束連接器的新型鎖緊裝置,鎖緊鉤尾部2通過固定螺絲1與扳手尾部9相連接,扳手尾部9通過固定銷3和彈簧8與模塊5相連接,鎖緊鉤頭部7通過連接銷4與扳手頭部10相連接;在鎖緊鉤頭部7周圍剖開一個豁口6與連接器11的外形相匹配,連接器11插入到模塊5內部,鎖緊鉤頭部7與鎖片12相匹配,通過扳手尾部9的擺動,實現對連接器11的鎖片12的鎖緊過程。
所述的豁口6為U型豁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結構新穎、操作簡單,使用安全,效果好。采用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動作的浪費、降低了安全隱患、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成本低、體積小、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螺絲;2、鎖緊鉤尾部;3、固定銷;4、連接銷;5、模塊;6、豁口;7、鎖緊鉤頭部;8、彈簧;9、扳手尾部;10、扳手頭部;11、連接器;12、鎖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詳細內容及其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汽車線束連接器的新型鎖緊裝置,包括固定螺絲1、鎖緊鉤尾部2、固定銷3、連接銷4、模塊5、U型豁口6、鎖緊鉤頭部7、彈簧8、扳手尾部9、扳手頭部10、連接器11及鎖片12,所述
鎖緊鉤尾部2通過固定螺絲1與扳手尾部9相連接,扳手尾部9通過固定銷3和彈簧8與模塊5相連接,鎖緊鉤頭部7通過連接銷4與扳手頭部10相連接;在鎖緊鉤頭部7周圍剖開一個豁口6與連接器11的外形相匹配,將連接器11沿A到B的方向插入到模塊5內部,鎖緊鉤頭部7與鎖片12相匹配,通過扳手尾部9按照C的方向擺動,可以實現對連接器11的鎖片12的鎖緊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一汽富晟李爾汽車電器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長春一汽富晟李爾汽車電器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562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