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山地光伏支架安裝基礎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54773.5 | 申請日: | 2017-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317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高樹欣;龐成學;辛悅;劉丁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保定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42 | 分類號: | E02D27/42;E02D27/12;E02D5/54;H02S20/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榮文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山地 支架 安裝 基礎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山地光伏支架安裝基礎,包括光伏支架及至少兩個錨樁基礎,光伏支架包括至少兩個立柱,立柱的數量與錨樁基礎的數量相同,每一錨樁基礎內設有鋼管樁,立柱連接于鋼管樁的上部,錨樁基礎內沿鋼管樁周向間隔固定有至少兩根沿鋼管樁的軸向延伸的第一錨固鋼筋,相鄰兩個第一錨固鋼筋之間連接有第二錨固鋼筋;鋼管樁的下端側部連接于第一錨固鋼筋的上端;鋼管樁位于第二錨固鋼筋的上方。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山地光伏支架安裝基礎利用第一錨固鋼筋及第二錨固鋼筋,增強鋼管樁的穩定性,提高鋼管樁的抗拔性能,以使光伏支架牢固固定在錨樁基礎內,同時還增加了鋼管樁與混凝土的錨固長度,減少了鋼管樁的長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伏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山地光伏支架安裝基礎。
背景技術
光伏支架安裝基礎受項目場址建設條件及施工環境影響較大,量多面廣,施工周期長,是光伏電站建設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內容和環節之一。目前以混凝土基礎支架為主的光伏支架安裝基礎形式主要有現澆鋼筋混凝土基礎、獨立及條形混凝土基礎、預制混凝土空心柱基礎等。
現澆鋼筋混凝土基礎開挖土方量少,混凝土鋼筋用量小,造價較低、施工速度快。但現澆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易受季節和天氣等環境因素限制,施工要求高,一旦做好后無法再調節。
獨立及條形混凝土基礎采用配筋擴展式基礎,施工方式簡單,地質適用性強,基礎埋置深度相對較淺。但獨立及條形混凝土基礎工程量大,所需人工多,土方開挖及回填量大,施工周期長,對環境的破壞大。
預制混凝土空心柱基礎適用于灘涂、堤防、魚塘等容易壓樁場地,但不適用山區。
上述傳統的光伏支架安裝基礎在山地光伏項目建設中受限,無法解決山地光伏地形和地質條件下基礎工程量大、光伏支架固定不牢固,支架不易調整等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山地光伏支架安裝基礎,其可使光伏支架牢固固定,適應于山地建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山地光伏支架安裝基礎,包括光伏支架及至少兩個錨樁基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至少兩個立柱,所述立柱的數量與錨樁基礎的數量相同,每一所述錨樁基礎內設有鋼管樁,所述立柱連接于鋼管樁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樁基礎內沿鋼管樁周向間隔固定有至少兩根沿鋼管樁的軸向延伸的第一錨固鋼筋,相鄰兩個所述第一錨固鋼筋之間連接有第二錨固鋼筋;所述鋼管樁的下端側部連接于第一錨固鋼筋的上端;所述鋼管樁位于第二錨固鋼筋的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錨固鋼筋的延伸方向與所述第一錨固鋼筋的延伸方向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錨固鋼筋焊接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錨固鋼筋的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錨固鋼筋設有三根,所述第二錨固鋼筋也設有三根,三根所述第二錨固鋼筋圍成三角形。
進一步地,所述鋼管樁經對穿螺栓及定位螺栓與立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鋼管樁的上部設有對穿孔,所述對穿螺栓經對穿孔穿過鋼管樁和立柱,對穿螺栓的尾端連接有螺母。
進一步地,所述鋼管樁的上部于對穿孔所在處的外圍部位設有加強板,所述加強板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徑與對穿孔的孔徑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加強板設有兩個,分別位于鋼管樁上于對穿孔的兩端的外圍部位處。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螺栓設有三個;所述鋼管樁的外周面于對穿孔的上方沿周向間隔開設有三個螺紋孔,每個所述定位螺栓設置于一個螺紋孔內,定位螺栓的底部壓緊立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保定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保定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547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