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仿生假肢的干式電極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53358.8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4920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韶宇;周偉;朱金營;佘浩田;孫文濤;李瑤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0492 | 分類號: | A61B5/049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極 電極芯 電極外殼 肌電測量 干式 電極表面 使用壽命 假肢 芯片 皮膚接觸阻抗 測量精度高 惰性金屬層 微結構陣列 參考電極 測量電極 測量肌電 接觸阻抗 人體皮膚 位置分布 相對位移 運動偽影 汗液 對電極 貼合性 采集 腐蝕 | ||
一種用于仿生假肢的干式電極,涉及干式電極。設有電極芯、肌電測量芯片和電極外殼;所述電極芯設有3個,3個電極芯分布在電極外殼上;所述肌電測量芯片與各電極芯相連,肌電測量芯片位于電極外殼內部。所述3個電極芯按一定位置分布在電極外殼上。所述3個電極芯中兩個作為測量電極,一個作為參考電極。電極表面具有高度在300μm以上的微結構陣列,能提升在肌電測量過程中電極與人體皮膚的貼合性,減少皮膚接觸阻抗;并且能夠減少因電極相對位移而產生的運動偽影;最后,干式電極表面的惰性金屬層能夠減少汗液對電極的腐蝕,提升電極的使用壽命。該電極具有測量精度高、接觸阻抗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從而可以高采集和測量肌電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干式電極,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仿生假肢的干式電極。
背景技術
肌電信號(EMG)是一種非常微弱的生物電信號,由神經肌肉的活動產生,包含了很多和肌體運動有關的信息。肌電分析被廣泛地用于肌肉疾病的臨床檢測、肌電圖、仿生假肢等領域,提取有效的肌電信號對肌電分析的意義十分重要。
傳統的表面肌電采集一般采用板式干電極,這種電極大多為一塊金屬光板,與皮膚間的接觸阻抗很高,而且在使用過程中還會因為與皮膚發生相對位移而產生運動偽影,對肌電信號測量精度產生影響。此外,因為無法與皮膚很好貼合,這種電極在使用中的舒適度也很差。
隨著近幾年微電子技術、微納科學技術和光電子技術的發展,具有表面微結構的干電極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這種干電極克服了原先板式干電極的弊端,其采用干電極表面的微結構刺破皮膚表面具有高阻抗的角質層,以獲得更小的接觸阻抗和更加穩定的測量性能,而且還可以采用柔性基底以提升其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目前,制造微結構常采用MEMS技術,但因其制造成本的限制,很難達到大批量生產的要求。因此,研制出一種適合大批量生產的高性能干式電極是目前的研究重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仿生假肢使用過程中,傳統金屬板式電極接觸阻抗高和易出現運動偽影的不足,提供效率高、采用激光加工表面微結構的一種用于仿生假肢的干式電極。
本實用新型設有電極芯、肌電測量芯片和電極外殼;所述電極芯設有3個,3個電極芯分布在電極外殼上;所述肌電測量芯片與各電極芯相連,肌電測量芯片位于電極外殼內部。
所述3個電極芯按一定位置分布在電極外殼上。所述3個電極芯中兩個作為測量電極,一個作為參考電極。
所述電極芯的單個微結構的高度可大于300μm。電極芯的厚度可為0.4nm,電極芯的表面噴涂一層惰性金屬層,所述惰性金屬層可采用金、銀或鉑等,惰性金屬層的厚度可為20~ 40nm
本實用新型的電極芯按以下方法制備:
1)選用厚度為0.4mm的金屬薄片作為電極芯的材料,經過沖裁和沖壓后,形成具有一定形狀的電極芯坯料;
2)采用激光對電極芯坯料進行加工,使其表面得到具有不同形狀的微結構陣列;
3)對加工后的電極芯坯料進行酸洗和醇洗,去除表面金屬氧化物和雜質,然后在表面噴涂一層惰性金屬(金或鉑)等,得到所需的電極芯。
單個微結構的高度大于300μm,微結構陣列的惰性金屬涂層可選自金、銀或鉑,厚度可為20~40nm。
所述肌電測量芯片可以將肌電信號進行濾波和放大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特點:
電極表面具有高度在300μm以上的微結構陣列,能提升在肌電測量過程中電極與人體皮膚的貼合性,減少皮膚接觸阻抗;并且能夠減少因電極相對位移而產生的運動偽影;最后,干式電極表面的惰性金屬層能夠減少汗液對電極的腐蝕,提升電極的使用壽命。因此,該電極具有測量精度高、接觸阻抗小、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從而可以高采集和測量肌電的精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廈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533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