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伏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48987.1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2834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建偉;夏文進;王宏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中來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10/00 | 分類號: | H02S10/00;H02S40/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37 | 代理人: | 林建軍 |
| 地址: | 21554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伏發電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光伏組件技術的發展,可以雙面發電的光伏組件開始規模化生產并進入市場。但現有技術的光伏發電組件其背面發電依靠的是自然地面反射光線進行發電,地面會吸收大部分光線,光利用效率低,經濟型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光伏發電系統,其適用于平整的平面,例如地面或屋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其技術方案為:
一種光伏發電系統,包括:光伏發電組件、支架結構和反光結構,其特征在于:單個所述光伏發電組件橫向排布形成組件串,多個所述組件串縱向排布形成組件陣列;所述支架結構包括連梁和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連梁上,所述立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光伏發電組件上,所述連梁縱向設置并連通多個縱向排布的組件串;所述組件串的前、后方均設置有反光結構,所述組件串與所述反光結構之間的地面上鋪設有反光材料。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還包括以下附屬技術方案:
其中,所述反光結構為兩個并排放置的第一棱鏡和第二棱鏡。
其中,在冬至日時,組件串的前反射面為組件串前方的地面,組件串的后反射面為組件串后方的第二棱鏡上靠近組件串的面;
在夏至日時,組件串的前反射面為組件串前方的第二棱鏡上靠近組件串的面,組件串的后反射面為組件串后方的第一棱鏡上靠近組件串的面。其中,所述第一棱鏡和第二棱鏡均為由多個小棱鏡組成的大棱鏡。
其中,所述第一棱鏡和第二棱鏡均為混凝土實心結構,其表面涂覆有反光材料。
其中,所述反光材料為聚酯、聚氨酯、橡膠、有機硅、PVDF、PVF、FEVE或PTFE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其中,所述光伏發電系統,還包括:設置在光伏發電組件之間的組件級功率優化器、自清潔系統和反光系統跟蹤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包括以下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通過將反光結構間隔地設置在所述組件串之間并壓在所述連梁上,不僅增加了光伏發電組件背面的發電量,而且還提供了組件抗風所需的壓載荷;并將支架的連梁縱向設置并連通多個縱向排布的組件串以形成穩定的結構保證了組件陣列的背面在地面及反光結構的強光反射下的受光的均勻性,使得支架結構不會在組件背面形成實質陰影從而影響組件效率;而且通過在組件串與反光結構之間的地面上鋪設反光材料,進一步提高了組件陣列背面受光的均勻性,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組件的發電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平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高度最低時,即冬至日光線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高度最高時,即夏至日光線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高度最低時,即冬至日日照關系分析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的太陽高度最高時,即夏至日日照關系分析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以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說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旨在便于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而對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參見圖1‐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包括光伏發電組件1、支架結構2和反光結構3,單個所述光伏發電組件1橫向排布形成組件串,多個所述組件串縱向排布形成組件陣列;所述支架結構包括連梁22和立柱21,所述立柱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連梁22上,所述立柱2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光伏發電組件1上,所述連梁22縱向設置并連通多個縱向排布的組件串;所述組件串的前、后方均設置有反光結構3,所述組件串與所述反光結構3之間的地面上鋪設有反光材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系統,通過將反光結構2間隔地設置在所述組件串之間并壓在所述連梁22上,不僅增加了光伏發電組件1背面的發電量,而且還提供了組件抗風所需的壓載荷,保證了系統發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并將支架的連梁22縱向設置并連通多個縱向排布的組件串以形成穩定的結構,保證了組件陣列的背面在地面及反光結構的強光反射下的受光的均勻性,使得支架結構2不會在組件背面形成實質陰影從而影響光伏發電組件的效率;而且通過在組件串與反光結構3之間的地面上鋪設反光材料,進一步提高了組件陣列背面受光的均勻性,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組件的發電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中來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中來新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489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安全耐用型鞋面沖孔機
- 下一篇:一種前幫機后踵撐臺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