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21347822.2 | 申請日: | 2017-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3913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程鍵雄;范加奇;劉曉軍;馬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15/08 | 分類號: | C07C15/08 |
| 代理公司: | 嘉興永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 地址: | 31420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二甲苯 回收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著混合二甲苯回收繁瑣的問題。本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包括機架和收集斗,上述收集斗呈漏斗狀且在收集斗下端的小端口處具有能開閉的閥門,上述機架上部用于支撐收集斗中部,所述機架下端具有滾輪,所述機架側部還具有用于供操作者推動的把手。本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結構緊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混合二甲苯使用后需要對其回收利用,現有的回收裝置通常都是針對其進行純凈過濾而設計的各種技術方案。
將混合二甲苯收集至回收裝置都是通過人工操作的,勞動強度高,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實用方便且結構緊湊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和收集斗,上述收集斗呈漏斗狀且在收集斗下端的小端口處具有能開閉的閥門,上述機架上部用于支撐收集斗中部,所述機架下端具有滾輪,所述機架側部還具有用于供操作者推動的把手。
混合二甲苯通過收集斗能方便回收,收集到一定程度后,打開閥門即可將其排出。
由于收集斗是連接在機架上,同時,機架底部又具有滾輪,因此,機架能帶動收集斗方便移動,從而能使被收集的混合二甲苯移動至對應的回收處理工序處。
當然,把手的設置能使操作者方便推動本裝置。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的機架包括呈環形的本體和若干腳桿,上述腳桿上端固連在本體下部,上述滾輪活動連接在腳桿下端。
本體的內徑略小于集料斗大端口處外徑,這樣的結構使收集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穩定的連接在本體上。腳桿的設置減少了整個機架材料消耗。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還包括一加強桿,上述加強桿的兩端分別固連在對應腳桿中部處。
加強桿的設置有效的增加了腳桿處強度。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收集斗下端具有呈管狀的出料管,上述閥門位于出料管與收集斗之間。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加強桿中部固連有呈筒狀的導向筒,上述出料管嵌于導向筒內。
通過導向筒能避免連接在機架上的收集斗歪斜或者偏移。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導向筒內徑與出料管外徑相匹配。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導向筒上端處具有平滑過渡的過渡部。
過渡部的設置能使出料管順暢的插入導向筒內。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的過渡部為導向筒上端處的圓角。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的過渡部為導向筒上端處的倒角。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本體內側固連有柔性的接觸環。
在上述的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中,所述的接觸環為橡膠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能將收集后的混合二甲苯方便的移動至回收處理工序處,其操作簡便,勞動強度低。
同時,導向筒的設置進一步的提高了整個裝置的穩定性,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混合二甲苯的回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浙江美福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213478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